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海滩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除一排威武的“摩艾”巨人石像外,一片白色的沙滩呈半圆形环绕,又长又宽,岸上的棕榈树林青翠茂密。

攀上全岛最高点,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顶,极目远眺,岛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尽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与蓝天浑然一体。

从山上下来不远便是著名的“七武士”巨人石像景点。

每当傍晚,人们步行到这里观看日落,霞光染红半边天,巨大的石像被衬托出永恒的剪影。

四月入秋,临近夜晚,空气中带着些许寒意,但着丝毫阻挡不了人们在阿纳凯沙滩上看热闹,去亲眼见证,甚至参与到又一场传奇冒险的开端中去。

“两艘船不一样!”

“我还是喜欢第一艘。”

“我感觉第二艘更帅气一点啊,有点像没有舰岛的航空母舰!”

“舰岛是什么?”

“就是飞机跑道上多出来的那个塔台。”

“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点像啊!”

沙滩上挤满了围观群众,对着第二艘独木舟指指点点。

与形似维京船,两头尖翘,通体对称均匀的第一艘独木舟不同,第二艘独木船呈扁长平状,只在船头翘起,船尾如同铅笔尾。

看上去确实像是没了舰岛的航母。

最关键的是,船身内部并不算深,和第一艘比起来容量小了很多。

夕阳下,毕方赤膊上身,只身一条宽大的短裤,双臂肌肉微微隆起,整个人绷成一条斜线,一步一步将独木舟从岸边推入海中。

在大部分游客都披着外套时,毕方却感受不到任何寒冷,浑身微微冒汗,在夕阳的映射下反射着淡淡的光芒,几乎是金光熠熠,像是抹了亮油,更显精壮。

岸边不少人甚至吹起了口哨,这是一幅光看一眼就能感受到强悍的好身板。

船体一点点入水,没有任何意外,成功漂浮在了海面之上,甚至与比第一艘更稳。

这一次毕方不再讲究那么多,直接上船,踩在船身上用力下踏,海水顺着船体两侧一圈圈的扩散开。

确认浮力后,毕方直接侧重来着另一边,用力一坠,整艘船瞬间向着另一边倾斜,直至没过海水线,大量海水瞬间倒灌入船舱。

岸上传来惊呼。

但下一秒,众人愣住了,海水淹没船体后,整艘独木舟并没有下沉,反而依旧漂浮在海面之上!

“怎么回事?”

“没沉?”

“都被淹了怎么会没沉?”

众人窃窃私语,有些看不明白眼前这一幕。

只有少部分人明白了,这就是一根浮木啊!

“原来如此!难怪船舱那么浅,船底那么厚。”

“怎么回事,细嗦。”

“简单来说,和船相比,这更像是一根浮木,如果船底再挖深一点,就不会这样了,进了水会直接沉下去。”

不少人恍然大悟。

只不过他们的猜测并不算十分准确。

毕方站在船上,保持着平衡,始终能让自己的上半身浮在水面之上,见到观众有些困惑,便解释了一番。

“沉不沉主要还是看船体密度,大部分制作船只的木头质量都是很好的,密度也都比较高,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硬度,所以一进水就会沉底,如果换做是第一艘独木舟,结果也是一样的。”

“因为棕榈树的外部纤维密度也很高,但是我说过,它的内部不同,内部的结构很疏松,所以用铁器也能轻易刨开,我用火烧只是为了加快进度,顺便去除水分。”

“在刨了部分外壳,留了密度足够小,数量足够多的内层,会让整艘船的密度小于海水,这样就算进水也不会导致沉没。”

“与其说这是一艘船,不如说是一个救生装置,是一截能飘在海上的浮木,只不过我挖空了一点船体,让它看上去像是一艘船。”

“海上经常能遇到暴风雨,我必须随时做好独木舟倾覆的准备,毕竟探险不是白白送死,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独木舟的舷外支架,否则两艘船连接起来的就不是支架了,也无法保证独木舟的稳定性。”

作为舷外支架,必须保证不会轻易沉没,否则就起不到稳定的作用了,试想一下航母号在暴雨中被淹没,作为主体的维京号自然也不可能幸免,甚至会因为航母号的沉没而被带偏。

【所得死内】

【牛蛙牛蛙】

【太细了,真的太细了】

毕方踩着独木舟二号,海水漫到他的小腿处,接着继续用力一踏,独木舟再度下沉,一直到大腿处时,触底反弹。

此时毕方立即跳跃,反复几次,独木舟在惯性作用下跃出水面,趁此机会,毕方侧踩船沿,将船内的海水甩出,整艘船浮力大增,竟是再一次浮在了水面上。

岸边众人发出喝彩,忍不住鼓起了掌。

【这一招,帅啊!】

【方教练,教我装逼!】

【雀氏率】

【话说老方给两艘船取个名字吧,这样子也好区分一点】

【众筹船名】

“船名吗?”毕方思索了一下,觉得雀氏应该如此,但他丝毫没有给众多网友发挥才艺的就会,当即决定,“那第一艘就叫维京号吧,第二艘就叫航母号!”

【可惜了我的满腹才华。】

没有理会水友们的无理要求,毕方直接将维京号也一同拖入水中,当两艘船并排在一起后,随后将带来的木头铺在两条船之间。

舷外支架就是用一根浮木辅助平衡,然后在两侧都有支架。

航母号承担的就是浮木作用,此刻毕方需要用一个支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舷外支架正是现代造船业双体船、三体船的灵感来源,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在无法增加船舶尺寸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提高船舶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