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送乌行(8)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你姓窦?”
外面在下雪,东部巫族王帐内,端坐在中央金鹿烂翅龙座上的窦立德停下手中笔,打眼来看下方俯身之人。“籍贯是河北河间人?”
“是。”窦濡恭敬做答。
“是河北本地人,还是关西来的官宦人家?”
“祖籍是关西。”
“河间大营副总管窦丕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父。”
“如此说来还是故人?”
“正是如此……若非如此,也不至于当夜便降了,还劝都速五他们一起降……只是,小子宁可不如此。”
“哎呀……你为何在此处呀?”
“做大使……小子回到关西,因为是窦氏子弟,父亲又做到副总管,还死在了河北,长安朝廷无论如何也要给小子一个登堂入室的职务,家主是窦尚,他安排的,让我加礼部侍郎出使巫地,又因为前魏成义公主的缘故,中部那里不好做事,便来了东部寻都蓝。”
“窦濡。”
“小子在。”
“咱们都是河北来的,你也晓得我们黜龙帮内情,也应该晓得我……前途、安全,我都能与你,你现在把你觉得有用的讯息都汇报过来。”窦立德终于也不装了。
窦濡同样没有装,乃是从怀中取出几张纸来,通过一旁侍卫递上。
窦立德当年造反前就是做县吏的,如何不通文案,只是大略一扫便在其中一条上心中微动,却指着另一条皱眉开口:“你觉得都速五会反?”
“回禀龙头,不是觉得都速五会反。”窦濡抬起头正色解释道。“而是说,这一类投降后还握着直属兵马或者部落的巫族人根本不可信,一旦我们南下,而突利又来,甚至不需要突利来,只是都蓝单骑回来,长安再给些许诺与好处,他们可能都会反叛……这些人反叛,就好像他们昨日汇集到此地服从李龙头一般,也好像他们当日一陷入困境就投降一般,都是习惯,都会格外轻易。”
窦立德点点头:“我晓得了,两三日后李龙头平叛回来,我与他细细说,看看能不能想想法子,或者稳一稳,开春与中部或盟或战,定下来再南下。”
窦濡没有接话。
“关中的府兵折冲府位置,倒是跟以前一样?”窦立德指着另一条来问。
“他想改也难。”
“白道关守将还是陈凌?”窦立德忽然指着一个人名来问。
“他这人比较倒霉,明明是淮上人,却不知道坏了什么事,被撵到白道关看守毒漠最东面的白道。”窦濡赶紧解释,而且解释的非常详细。“后来巫族南下,他的上司梁师城降了巫族人,趁势割据毒漠南侧各边郡,称了可汗,他也就跟着一起降了,结果陛……结果白横秋回来,撵走巫族,韦胜机平定梁师城,他又倒戈相向……应该是觉得他已经降了一次巫族,还从中倒戈了回来,而大英在关中势态稳固,白道这种地方说是要害,可没有交战就是荒野边陲,依旧用了他这个罪人。”
“你觉得他能降吗?”窦立德认真追问。
“不好说。”窦濡想了一下,摇头以对。“真不好说。”
“也是。”窦立德复又指向下一个名字。“常负,此人应该是我们黜龙军叛徒,竟在榆关?还只是副将?”
“是。”窦濡小心解释。“榆关是毒漠东段到中段三关之首,统辖三关,身后的榆林镇有专门的一位将军,姓于,是八柱国之后……常负作为降人,本身有些名份,按照惯例授予了鹰扬折冲府,给了将军身份,但偏偏之前有人说,府兵轮流卫戍宫中以及长安城,若是他趁大军外出时起了歹心,不免要出乱子,便将他安置在边关。”
窦立德点点头,不置可否。
而窦濡瞥了对方一眼,终于主动开口:“禀告窦龙头,在下以为,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细枝末节……这些人,可能反正,也可能坚守,都无所谓,因为大势压下去,纷乱如麻,肯定有人反正,也肯定有人坚守……关键是要成大势,而且压上去。”
窦立德一愣,终于也笑,却是指着身前的这些纸张来对:“那你告诉我,怎么成大势?大势难道不是这么一条条一件件摞起来的吗?便是李龙头旬日平定东部,不也是我们在后方一件件甲胄,一斗斗粮食给凑出来的吗?窦濡,你既要反正,便该拿出点认真做事的样子了,不止是我们黜龙帮,你们关西当年成事的时候也是这么来的,几张纸可不行……榆关跟白道关,什么时候会知道咱们这里消息?”
窦濡思索片刻,给出答复:“动静这么大,那边根本瞒不住,更不要说还有许多逃人会想着去寻他们,我估计年关时候白道就知道了,榆关最多差两日,过完年也知道了……”
“你能去做内应吗?”窦立德忽然插嘴。
窦濡猛地一惊,抬眼去看身前人,迟疑片刻,方才缓缓出言:“其实不是不行,但属下有三个疑虑……”
“说来。”
“我若一去不复返……”
“那就不复返,你也说了,大势之下,纷乱如麻,等我们打到跟前,你觉得大英气数已尽,自然会做出选择;反过来说,我们没法给你这种见识过两家虚实的人造成威胁,那就当我是看在大家都姓窦的名义上,以此行副帅的身份给你做了赦免。”窦立德言之凿凿。“便是一辈子不再相见,也只当有缘,将来我死了,给我去三一正教观中立个牌位就算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我到了关内,该如何去做?”窦濡呼了口气,继续来问。
“你身份比较高,最好还是希望你能讨个任命,握个守关之权,到时候直接献关。”窦立德恳切道。“但真没有这个任命也无所谓,好生存身便是……毕竟此番不过是见你心里明白,做个尝试罢了……譬如说,若是关西大军及时拥上,你在关中什么都不是,便是给我送军情,我们也只当是替对家诱敌。”
窦濡再三俯身拱手:“窦龙头这般诚恳,我若不应,反而虚伪……还有最后一件事,龙头想让属下去哪个关?”
“我其实也不知道。”窦立德茫然以对。“但还是去白道关吧,毕竟榆关有大将坐镇,怕轮不到你。”
“是。”窦濡再三拱手,应了下来。
年关说来就来,过完年,就是三征后群雄并起以来的第八年了,张首席来到这个世界也要十年了。
十年间,他结识了无数英豪,在济水流域建立了黜龙帮,以绝对核心领导者的身份开辟了河北根据地,继而并吞北地、徐州、淮西、晋北,势力扩展到了近百郡。
期间,他带领黜龙军击败和吞并了齐郡-张须果集团、河间-薛常雄集团、幽州-罗术集团,镇压了北地八公势力;联盟,収降,合并了淮右盟、河北-登州义军、武安-李定集团、北地荡魔卫集团;还抵御了白横秋自晋地而来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干涉、在落龙滩接应回了被大风卷走的别动部队、在江淮一带阻击了江都骁锐重兵集团。
甚至,还黜了一条真龙。
一桩桩,一件件,谁敢不认张首席是如今天下至重之人?
实际上,到了今年年中,黜龙帮就按部就班的开始了最后的统一战争尝试,而且目前完全不落下风……或者说,就是黜龙军占尽了上风,实力尽显。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志在至尊的人物,带领着这么一支军队,却在这一年的年关,被人撵的弃城冒雪而走。
没错,司马正真的南下了。
而且是倾巢而出。
在确定两家都把自己的调解方案和最后通牒当废纸后,原本一直在东都养精蓄锐的三万众,包括了多位修为登堂入室的高级将领,在司马正的带领下,直接自东都城正南方的伊阙关排闼而出,然后自官道铺陈而下直趋南阳。
算算时间,明日下午,也就是大年初一估计就要到淯阳郡北面门户鲁阳关了,而过了鲁阳关,那他张首席最常待的武川城可就首当其冲了。
东都军军容严整,气势汹汹,其速度、兵力远超想象,无数哨骑飞奔而回,将消息带回,而张行召集几位龙头,只用了一刻钟便通过决议,立即放弃武川,向东南避其锋芒。
彼处有方城为基地,还有西唐山、雉衡山做侧翼遮蔽……当然,关键还是那句话,避其锋芒。
坦诚说,有些狼狈,而之前承受了那种伤亡,过年都在外挨冻,现在又要弃地而走,很多营头都有些士气沮丧之态,尤其是这次出兵,因为偏南的缘故,来了很多所谓杂牌军、新军——不说内侍军、牛达刚刚在徐州整编的新营头以及刚刚収降的几千淮南兵,就连伍惊风的营头也有很强的独立性,范厨子那些人也都算旧习气。
得亏张行亲自骑着黄骠马在路边不时与这些兵马交谈安抚,谁要是抱怨,便哈哈大笑,告诉这些人,黜龙军只是正常的战术转进,而真正被逼急了的,当然是此时耀武扬威的司马正。
核心是要笑,要大声笑,也不管人家懂不懂什么叫战术转进的。
包括几位龙头也都亲自驰马往来,用类似言语和军纪提点军心。
到了中午,来到雉衡山下,气氛稍微松了一点,几位龙头又被张行喊到路边一处废亭内,只稍作讨论,又匆匆唤了两人过来,正是内侍军总管王焯跟情绪最低落的骑军总管刘黑榥。
后者非但没有捞到他最期盼的转进如风、合而歼之的理想骑兵态势,反而因为大雪和烂仗损伤不少,如今干脆要被动撤离,这跟开战初期的攻城略地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免情绪郁郁,只想着能打漂亮仗。
“刘黑榥。”张行开门见山。“我们商议了一下,都觉得司马正这是被逼急了……但也不能放任不管,任他锋芒毕露,否则咱们军心先不稳了,战术转进要变立足不稳继而溃败的……你跟张公慎,还有几位龙头麾下给你凑的两千骑做补充,从这儿往东北面走,取道颍川绕过去,去挠他们后背,断他们后勤,遇到小股兵马,直接吃掉,能不能去?”
“首席这般说了,如何不能?”刘黑榥咬牙道,却毫不迟疑提了个要求。“但我的兵也疲累,减员也多,战马也不足……”
“我让王总管退到淮阳去,做你也是我们这边的后继……”话到这里,张行去看王焯。“王大头领,现在就是两国在拼底力,淮阳府库那里你自己调度,但那是新降的地方,冰天雪地,便是想搜刮都难,最近的熟地就是你们谯郡那里,那边还有没有粮食、骡马、布帛、衣物、军械储备?不止是府库,你告诉你们的人,是帮里借支的,算利息……咱们黜龙帮不许有高利贷,低利借贷,算在赋税里也好,专门偿还也罢,赶紧凑一批来,钱帛送到这里,骡马军械给刘总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焯立即应声:“让余烩赶紧回去凑,我正好从淮阳接应……但说实话,钱帛还算充足,军械有一点,可骡马委实不足。”
“无妨,有什么算什么。”张行答应,复又去看单通海。“荥阳呢?”
“府库全已经纳入坐镇济阴的柴龙头那里,至于民间……荥阳真不行。”单通海严肃否决了张首席的建议。“首席,因为荥阳对着龙囚关的缘故,那里多驻军,也做了专门的授田安置,民间多是基层军士……不能在年前、春耕前从他们那里借骡马,他们会心慌,部队知道了也会心慌。”
张行一声不吭。
而单通海也继续说了下去:“可以从济阴、东郡借,那里是我们起家的地方,便不是头领的家眷,也是舵主、护法的家眷,最差也是亲戚在,而且骡马也多,很多可以用作战马……借他们的!我让我家里人先把骡马全送出来,再去借他人的。”
张行再看刘黑榥。
刘黑榥听到一半就已经头皮发麻,此时还能说什么:“首席请放心,若是这般我们还不晓得拼命,便该我刘黑榥白活这几年了……这仗打完,若是真把骡马全损耗了,我光着腚去给那些叔母们拉犁头!”
说到这里,他还是不走,就在雪地里来捻马鞭:“我知道这个时候多要什么都算不要脸,但首席既然给了我这个任务,我总要尽量完成,而我跟张公慎都不是修为上见长,得有个能碰硬仗的……”
“秦宝,你带走一百踏白骑,跟他走。”张行扭头来看身后。
秦宝没有吭声,只盯着张行来看。
张行无奈:“你去了,伍龙头还在,况且我是宗师境地,开战后突飞猛进,修为提升不断。倒是司马正,他之前那么强横,乃是因为在东都立塔的缘故,河阳要塞前自然威猛,可如今他自家离开东都,跨越百余里到这儿……此消彼长,怎么可能让他再有河阳那种机会?”
秦宝闻言思索片刻,前面不好说,但司马正的情况倒是真如此,河阳之战那位大宗师明显不是寻常大宗师的水平,倒是无话可说了,便拱手告辞:“首席保重。”
刘黑榥得了秦宝外加一百骑踏白骑襄助,再无任何借口可言,当即也在雪地里恭敬一拜,连带着王焯,纷纷走掉了。
下午时分,张行抵达方城。
方城是南阳盆地北侧东面入口,正如鲁阳关到武川是南阳盆地正北面入口,而伏牛山下是南阳盆地西面入口一样……若是司马正明日按时抵达鲁阳关,甚至进一步到武川的话,那么北方三强的军政领袖,隔了两个多月而已,就再度完成了狭隘区域内的三角对峙态势。
但抵达方城后,张行根本懒得理会为啥又是三人对峙,为啥司马正一定要来,也不想白横秋现在是什么反应,只先去看后勤,看能不能充足的热水供应给撤下来的军士泡脚,看有没有热饭?
在得知事发仓促,柴火确实不足后,便下达了新的军令,要求头领以上的军中高层不得使用额外燃料,所有一切物资必须与自己本营军士一起公开使用;同时要求更后方的驻军,无论如何在明日转运一批物资过来,退下来的本军则明日一起去砍柴;最后,张行几乎将武川城内带回来的物资与方城内搜刮了一圈,凑了既有肉食,又有金银,还有冬衣布帛,甚至包括一些优质军械在内的东西充作赏赐,要求各营无论如何,依着之前的战功在今夜之前发下去。
处理完这些,天色已经发暗,张行就在王雄诞营内连着踏白骑一起吃了饭,转过头来,还是去城楼洞子里去睡觉。
到了这个时候,他是终于开始有时间去想一想了……白横秋什么反应无所谓,最好被吓的直接跑回关中,部队军心涣散,但不大可能,最多是往后撤撤,甚至伏牛山地形好,撤都没必要……关键是,司马正为什么要来?为什么敢来?会不会真打起来?
张行想了一刻钟,想的头都疼了,都想不到什么符合大势与逻辑的思路。
但是,从人心和感性的角度来看,司马正这个时候做什么都似乎是合理的……他和他背后的东都势力真的被逼到墙角了,今天路上那些话,也不是单纯在安慰下面的军士。
张首席擅自揣度,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如果是从整个东都人心来看,恐怕问题恰恰就在于东都几乎算是大赢特嬴的河内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