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李泰甚是不解,问道:

“此话怎讲?”

苏尘思索片刻,缓缓道:

“以免有些人好高骛远,大口吃下学得一点皮毛,出去害人害己。

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是照着书本念,就可以给人看病的,那样人人都可成为神医。

行医治病不但要理论,更重要的经验。

同一种病,同一种药方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效果也截然不同。”

孙思邈听闻苏尘这等真知灼见,立即夸赞道:

“小友真乃绝世之才,此番言语无不令老道醍醐灌顶,震耳发聩。”

孙思邈说完,将书本递给李泰。

这种话若出自年岁过半百的人,那还说得过去。

谁能想到这等警世之言,出自一未曾及冠少年口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泰仔细回味这句话。

片刻过后,忽向苏尘躬身一礼:“受教了!”

李泰和苏尘之间,还从未如此正式行礼。

苏尘无所谓的摆摆手,“呵呵,我只会说说而已,啥事我都干不成!”

孙思邈完全不认同苏尘这番话,从长安城到庄园,所见所闻。

你说你啥都不会。

谁信?

“孙真人,我即刻排版将此典籍印出。”李泰向众人拱手一礼,拿起书本离开书房。

“老神仙,等房子收拾好之后,我让人把那个人体模型给你搬过去。

我们去客厅慢慢聊,等会吃饭。”

……

午饭过后,众人齐聚会客厅。

“老神仙,之前你说从河南道而来。

我想问一下,河南道境内可有下雨?”

苏尘打听河南道天气,主要是关心土豆和红薯下地情况。

“苏小友是想了解,红薯及贞观豆种植一事?”孙思邈微微一笑,不答反问道。

苏尘一怔,“贞观豆?”

过去这么久苏尘已经忘记了,李世民将土豆更名为贞观豆。

“哦,对!就是贞观豆。”

孙思邈回忆起旬月前,在河南道一路见闻,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红薯。

贞观豆和玉米他没有亲眼见过。

在南阳时,见百姓将红薯秧苗覆土掩埋,孙思邈很是好奇,不知百姓种植何种作物。

询问后得知是一高产粮食,名为红薯。

最初听闻百姓说起红薯亩产,孙思邈当时有点气愤。

孙思邈游历大唐各地,什么粮食作物没见过?

从未听说过红薯、贞观豆,还亩产近万斤?

极力劝阻百姓莫信谣言,以免耽误其他粮食种植,亩产近万斤的粮食。

谁人能信?

后来孙思邈去找官府,得到的答复是:

高产粮食乃陛下亲自调拨粮种,下令百姓种植,且亩产已确认无虞。

“老道曾在洛阳、南阳见过当地百姓种植红薯,正值红薯起苗移植。

说起境内是否降雨,老道不得而知。

河南道下属之地甚广,各地天气皆有不同,老道记得在南阳曾有三次雨天。

途经河北道,亦有百姓种植红薯及贞观豆。”

苏尘闻言放心不少,看来有些地方不并像长安和山西这般干旱严重。

“老神仙有所不知,长安已有四、五个月未曾下雨。

山西等地亦是如此,甚至因干旱导致粮食绝收,出现不少灾民。

如若河南道、河北道及江南道,能顺利种下这一季红薯、贞观豆,来年利用此次收成作为粮种,可种满大半个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