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平定叛乱,赵子龙一战成名(上)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正如刘子玉所预判的那般,昭武帝陈怀安在幽州城尝到了“劝降”的甜头,不战而屈人之兵便能夺去城池之后,当即决定如法炮制,率大军出居庸关,前往妫州、檀州劝降,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解决此次叛乱。
说到底,陈怀安对于此次参与反叛的幽云各州士兵,还是有怜悯之情的,他只想惩治以刘子玉为首的骄兵悍将,对于基层听从命令的士兵并不打算大开杀戒。
毕竟,他们都是曾跟随当年的晋王陈怀安起兵靖难打天下的功臣,他们身上流淌着的都是大唐子民的鲜血。
所以,陈怀安在幽州城仅仅是休整了两日,便继续率领两万轻重骑兵踏上北上的平叛之路。
下一站,妫州城。
妫州城内,守备将军府。
驻守于此的守备将军赵小飞,已经连夜接到了来自武州城的八百里加急,命令赵小飞率妫州城内的两万大军主动出城,前往幽州与幽州守军合兵一处,歼灭出现在幽州城外的朝廷兵马先锋一部。
当赵小飞接到此军令时,他还是稍稍有些纳闷的,以统兵打仗多年的经验来看,面对朝廷重兵压境,即便是要发起反攻,也不应该是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到一起在兵发一处吗?
哪有像现在这样,下令让各州的将领各自率领城池内的全部兵马,前往幽州城敌军围城的地方集结的,这不是成了“添油战术”了么?
此乃兵家大忌啊!
事实上,身为叛军主将的刘子玉又岂能不知“添油战术”乃兵家大忌?
他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幽州城的突然失守,昭武帝陈怀安的突然出现,一下子就将刘子玉此前部署好的作战计划全盘打乱,逼得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刘子玉给除了武州、新州、蔚州、儒州之外的妫州、顺州、檀州三地的将领下达的军令,都是让他们各自率部弃城而出,名义上是前往幽州增援作战,实际上是成为战术板上诱敌深入的棋子。
而他自己,则是集结了剩余四州的全部兵马,以及前来助阵的三万突厥铁骑,组成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姿态,随时准备对昭武帝陈怀安亲率的两万先锋以致命一击。
刘子玉的设想是,妫州、顺州、檀州三地的兵马,在接到军令向幽州城集结的过程中,一定会在居庸关外的某一处地方,与北上收复城池、平定叛乱的朝廷兵马相遇。
两军野外遭遇,极大概率就会直接混战至一起,从而不给昭武帝陈怀安出言祸乱军心的机会和可能。
而他亲率的十万大军,则马不停蹄的向居庸关赶,争取在妫州、顺州、檀州三地的兵马,将朝廷先锋大军消耗得七七八八的时候,再以伏兵的姿态一鼓作气疾出,全歼朝廷先锋大军。
不得不说,刘子玉这一手如意算盘打得挺好。
而现实中两军遭遇的情况,也正如他预料和推演的那样,昭武帝陈怀安亲率的两万大军,果然在数日后于居庸关外,与妫州城开拔而来的两万叛军遭遇,双方在居庸关激战了一天一夜。
随即,从顺州和檀州开出来的两路叛军合计三万人,也赶到了居庸关的战场之上,随即与妫州叛军合兵一处,激战再次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陈怀安亲率的两万御林军,还是自妫州、顺州、檀州开拔而来的叛军,都是整个大唐王朝战斗力极为强悍的军队,双方在战场之上的厮杀和鏖战,那也是半斤对八两,人数处于劣势的御林军并没有建立起压倒性的优势。
更诡异的是,在两军的统兵主将和基层士兵心目中,都认为对方才是叛军,而己方则是匡扶大唐江山社稷的正义之师。
所以,到了战场之上双方厮杀起来,都以为自己是在为国家而战,为民族流血,那叫一个英勇无畏。
这种“李鬼大战李逵”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昭武帝陈怀安不顾劝阻,亲自披挂策马上阵杀敌才算是得到缓解。
妫、顺、檀三州的叛军中,也终于有明事理的将士,敏锐的察觉到了事情并不像此前,大将军刘子玉颁布《讨逆檄文》,号召幽云十六州的将士举兵靖难、以清君侧时那么简单。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被裹挟到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又是一日的激战过后,居庸关外的交战双方鸣金收兵,重整旗鼓准备来日再战。
叛军大营,中军大帐内。
妫州主将赵小飞、顺州主将杨科、檀州主将雷力齐聚一堂,商议着今日战场之上出现大唐王朝开国皇帝、昭武帝陈怀安的身影一事。
这几位叛军主将,情绪都略显低落,眼神中都透着迷茫和不解,谁也没有率先开口说话,只是围坐在中军大帐内,就着烤肉喝闷酒。
终于,还是顺州主将杨科率先沉不住气,在猛灌了自己一口烈酒之后,砰的一下将酒坛子重重的摔在面前的案桌上,语气低沉的说道:
“二位,我敢肯定,今日出现在居庸关战场之上,那身披黄金战甲之人,就是当今圣上无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放眼整个大唐王朝,除了当今圣上以及晋王殿下之外,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三个有胆子胆敢僭越、身披黄金战甲之人!”
原来,今日昭武帝陈怀安不顾随行金吾卫将领的劝阻,亲自前往居庸关战场之时,正好赶上交战双方各自鸣金收兵;
所以,陈怀安并未策马冲向战场喊话表明身份,乱哄哄的战场之上,似乎也不适合像他在幽州城下叫门那般自报家门;
但,那一道身披黄金战甲的金色身影,却是被居庸关靠北一侧的叛军将士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再联想到这几日,朝廷兵马在战场之上的表现,以及那统兵的赵姓将军义正言辞的激烈言辞,顿时让一众叛军将士对那身披黄金战甲之人的身份产生无限遐想,真实身份也是呼之欲出;
正因如此,才让一众叛军将士开始自我怀疑起来,这一场在大将军刘子玉的号召之下“起兵靖难,以清君侧”的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和正义性。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则事不成。
此前,大将军刘子玉在号召幽云各州将领起兵靖难之时,告诉大家的是皇帝身边有奸佞之臣,以谗言蒙骗皇上,这才导致皇上在处理朝政、军务之时多有昏聩之举;
比如,在大唐王朝立国后的封赏大典之上,对幽云系将领的刻意打压;
又比如,在辽东战事的定夺之上,让原本替大唐王朝镇守边关的幽云十六州将领,率部前往辽东地区轮战,从而让幽云十六州城防空虚,为蛮族入侵边关、为祸百姓创造机会等等。
在大将军刘子玉义正言辞的“洗脑”之下,在谋臣何宽发表的《讨逆檄文》三寸笔锋的烘托之下,这些基层的幽云十六州将士,理所当然的选择了相信顶头上司刘子玉,随后开始举兵对抗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