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0章 年的初春有点冷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设计目标早已确定,在推进的过程中因部分技术瓶颈或突破而小修小改小升级小迁就,是正常的。
全部推倒重来,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但是,当油桶里捞出来的“小零小碎”和几箱技术资料,被星夜送到京城后……从追平老美七十年代中期技术水平,到一跃踏入最顶尖,最先进的诱惑摆在面前时……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
于是,有人试探着提出建议,并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同时,另一波人却极力反对。
理由很简单,“331工程”有一个大前提——百分百自主可控。
那些动心的人则认为……不是问题,实物在这里,技术也在这里,并不影响自主可控的目标。
反对者认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实物和技术资料,都是待测定的。即便一切都是真实和可信的,想实现自主生产也大概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存在太多未知……
随后差不多二十四个小时的时间里,两种意见的争论就没停止过。
边加班加点的测试验证,边各说各的道理。
争论不止搞得卫星总师孙老一个脑袋两个大,331工程总师任老也陷入了纠结。
不止这两位。
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空间和载荷能容得下,装进去送上天就完事儿了,还需要进行复杂的适配工程。
改与不改,大改还是小改,除了是卫星设计组的工作,也要充分综合运载火箭项目组的意见。
还有测控和应用两大工程呢。
尤其是地面站。卫星技术如果进行大的升级和调整,地面站也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和调整。
于是,火箭总师谢老和四机部十九所的人也被折腾来了。
时间到了今天上午,争论变成了讨论。参与者也从卫星项目组,变成了331工程附属五大系统一众核心专家的大讨论。
就在这档口,听说某个一整就跑没影儿的,卫星与火箭半导体器件设计与制造的重要参与者回来了。
孙老身份敏感,请半导体黄所长给基金会打电话,让人一落地,马上到529厂……
计划不如变化快。
基金会的科罗娜一溜烟的到了529厂,传达室里等着的驻点安全员跑着出来告诉曲卓,331工程的几位牵头人都去西楼了,让他也赶紧过去。
得~调头奔市内。
三号和梅宣宁的老子,上午听说项目组出现了很大分歧,趁着中午有一个来小时的空档,把人喊过去了解情况。
曲卓又一溜烟儿的到了西楼。
不知道是心理原因、天气原因,还是建筑举架太高……也可能是穿的少,曲卓感觉西楼里特别冷。
被带上三楼,奔小会议室走时,伸手摸了下走廊里的暖气片……就稍微溜了点热乎气儿。
进到小会议室,打眼一瞅……应该要谈的事涉及到很多敏感内容,屋里只有三号、梅宣宁的老子和311工程几位主要负责人。
瞅场面似乎不是特别凝重肃穆的那种谈话,嘴里抱怨:“就不能让锅炉房多烧点,差那点煤啦?”
“……”
正讨论大事儿呢,即便是比较放松的座谈形式,那……也是谈正事儿呢。
331项目组的几位没见过这种情况,表情都僵了。
三号早就习惯了,多少沾点压嘴角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