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7章 确实得供起来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不能算是“会”,应该说是“讨论”。
讨论曲卓在六张纸上罗列出的六大类,六十二个分项中,哪些是我们现有技术能够解决的。哪些是努努力,或是达成某些前提后可以解决的。
哪些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
客观情况摆在那里,与会的诸位对国内各领域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是单纯的确定技术和器件加工能力,是用不了三个多小时的。
讨论会上真正占据时间的,是曲某人拿出来的设计……
INTELSAT V,是截止于1980年,老美搞出的最新,也是最先进的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
具体参数和技术应用太多,关键参数是:采用三轴稳定平台,配备21路C频段和4路Ku频段转发器,通信容量达路电话和2路电视;太阳能帆板提供1800瓦功率,设计寿命7年;轨道保持精度正负0.05度……
曲卓拿出的“欧亚I”方案,供电、寿命,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大体与“INTELSAT V”相当。
因为应用了太多只有技术资料,没有实际验证过的新技术,设计寿命定的比较保守,只有五年。
与“INTELSAT V”的主要差异,在于三方面。
首先是推进器,前者采用化学能推进器,后者采用霍尔推进器。
其次,后者使用24路转发器,分为6路中功率16W行波管放大器和18路低功率8W固态放大器,实现电视、电话和数据传输三者间灵活的调配资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后者搭载由相控阵天线、自动跟踪系统、调制解调器和协议栈组成的星间链路模块,实现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讯。
转发器单元之所以比老美少一路,且采用六路中功率和十八路低功率的组合,就是为了省出足够的能源,驱动星间链路……
孙老早就知道曲某人在张罗实现星间通讯,理论上也确实具备实践的可能。但可行性设计真正摆在眼前时,依旧与其它人一样,激动的心潮澎湃。
时下全世界公认最先进的“INTELSAT V”,还采用 “地球站-卫星-地球站的中转通信模式呢,如果曲某人拿出的这套方案实现了,对人类通讯史和卫星技术发展史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这一刻,孙老终于懂了,为什么海子里老几位,把这个“不懂事的年轻人”当成宝贝疙瘩供起来。
这要是他的手下,他也供起来!
说话口无遮拦,行事无忌?
就算年夜饭时,这小子盘腿儿坐饭桌中间吃饺子,他都拍手鼓掌,夸吃的有气魄……
讨论会耽误了不少时间,曲卓急吼吼的回到帽儿胡同时都两点多了,招呼媳妇奔301。
路上得了一个好消息,于勇说尚小波和张二芬计划五一结婚……
到高干楼后,老太太病房里有来探病的客人——陈副总。
作为大班级内几位女班干部中的一位,陈副总时下主管的是对外经济联络,具体的有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合作租赁和对外办厂等等。
看到曲卓来了,很高兴。
当头先夸了一通,说组织内陆富余劳动力去港岛劳务做的好。既为国家创造了外汇收入,又为地方筹集了建设经费,还改善了劳动力家庭的生活条件,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夸过之后,顺势提出建议……可以不可以再扩大一些规模。如果有困难,可以降低一些工资待遇,惠及更多的人。
曲卓有点听懂了,陈副总是来探病的,但不止是来探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