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骑兵在古代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从某种意义上讲,历代中原王朝之兴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是否有强大的骑兵武装。

汉武帝时期全国驯养三十万骑兵,唐朝骑兵部队则达到了七十万,正因为有如此多的骑兵,才能成就汉唐雄风,成能有“汉族”、“唐人”的基因络印,才能自豪地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宋朝时由于丢掉了北方幽云十六州,中原地区失去了马场,也就失去了战马,缺少骑兵部队的宋朝就一直处于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

此时此刻,战国人民还穿着开裆裤呢,国家实力还以多少乘兵车来衡量,所谓“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

虽然首倡“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尚未出世,但赵人占据北方代地已近百年,代地优良的战马资源,萌芽了早期的骑兵。

胡服这时已经在代地军中小规模试行,虽不是国家行为,却却是骑兵发展的必备,毕竟都不能光着屁股骑马。

历史上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难度是,他想在赵国全国推行、全军推行,武灵王亲自劝说公子成就是一个例子。

反对“胡服骑射”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贵族,来自于接受过周礼教育的士大夫阶层。而在底层军卒与黔首之中,却是实用主义至上原则。这也是代地能够诞生战国最早骑兵的原因。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身”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或者突然灵光一现,和历史上许多新生事物一样,都是在不断总结、发现基层部队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的。

在邯郸被围之前,赵国将军荀欣已经密令代地骑兵秘密南下,游弋于城防之外,主要目的是袭扰魏、韩、卫三国联军的后方和粮道,侧面配合邯郸守城战。

这支赵国骑兵共五百骑,由赵国宗室子弟赵存带领。

这是赵国基于一流马场、良种代马基础上,同时向草原民族学习的产物,也是后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理念的试点部队与实践先驱。

为尽快支援邯郸之战,赵存放弃了沿雁门、晋阳等赵国国土南下的安全路线,而是大胆选择了穿越燕、齐、中山边界,从平原地带直抵邯郸的路线。

代地与邯郸之间的直线路线,被中山阻。此时的中山已经灭国,魏国占据了中山。魏赵激战正酣,所以不得不绕道而行。

赵、齐、中山的国土形状当前大体是一个“C”形,半圆中间部分是中山领土,半圆外部是赵国领土,“C”形开口部分,是中山与燕、与齐少部分接壤地区,恰恰是这个缺口,成为代与邯郸通道的阻碍。

赵存所率领的骑兵部队只要穿越这个“C”形缺口,就能顺利抵达赵国南部疆域。而通过“C”形缺口处的最大障碍是,齐国在这一带因形就势,修筑了一段长城——齐长城。

以骑兵的速度,用不了半日就可穿过舆图上的“C”形缺口,但赵存在南下过程中,却受阻于齐长城的羁绊,耽误了时日。

赵存派出使者、并通过赵国地方郡县与齐国方面协商,试图友好通过齐长城。但齐国却要求赵使必须出具赵侯信物,并且要层层向齐都临淄方面汇报,方能放行。

眼下赵国都城被围,赵侯信使肯定是出不了城的,何况军情十万火急,战机瞬息万变。

入夜,赵存与营中诸位卒长商议军机。长城对骑兵的遏制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绕路只能深入中山腹地,很可能遭遇魏军的阻击,更使骑兵秘密南下的行踪暴露。

赵存等人经过再三商议,决定强行突破齐国阻隔,火速南下。攻城显然是不可能的,骑兵部队没有携带攻城器械,更经不起攻城的折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