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过往犹记政主次 (2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煎饼果子的果子是大果子,因此得名,之前叫大骨子,油条像骨头的形状。
果篦儿则是面炸的片,它本身叫篦儿,篦子,把面炸出来是个篦子形状的,里面一条条的连着。
由于用它来替代油条,就把它单独称呼为果篦儿,大果子的果。这是煎饼果子的名称由来,正宗的是山东的煎饼,然后北京和天津因为小麦少而绿豆多,就用绿豆来做煎饼。
豆汁是绿豆发酵的,是满族人的特色食品,天津就用这个绿豆来摊煎饼,绿豆煎饼。
即,正宗煎饼果子追根溯源在山东,以小麦粉为主。
发展到后期,各地有各地的特色,以特色为主打。
现在护卫们吃的煎饼果子的煎饼就是小麦粉,九零粉,半发酵。
绿豆可舍不得用,绿豆等夏天的时候拿来做绿豆糕和绿豆粥的。
‘呼~~吸溜……呼~~吸溜……’朱元璋带着群臣吃馄饨,小馄饨,不是大的元宝形的。
小馄饨现包,包的人一手抓一摞馄饨皮,另一手拿个小竹片,由于是给自己人吃,竹片会在肉馅的盆里多舀点馅。
包起来的时候基本上一秒一个,包一个扔锅里一个,就这速度,正常。
福华楼的后厨人员包馄饨的速度相同,没什么区别,熟能生巧。
锅就在旁边摆开一排,大家像比赛似的,让吃馄饨的人感觉赏心悦目,那节奏感太强了。
“这就是好日子啊!咱拿命拼出来的。”朱元璋吃口蒜茄子,眼圈红了。
“是啊陛下!几千孩子一起高兴地玩耍,无忧无虑,唉!”汤和接过话。
“可不是嘛!咱小时候也冷,冻冰,没有冰车,冬天给牛喂草,手冻得难受了就插进牛粪里取暖。”
朱元璋丝毫不恶心,他还看看自己的手,由于有了护肤品,他的手细嫩多了。
他的老家是濠州,凤阳所在,即朱闻天时候的蚌埠,冬天气温比南京低。
反正朱闻天那时的东北孩子,就是没经历过没有暖气日子的人,去蚌埠冬天能冻哭。
但是在没有暖气的东北活下来的人,到蚌埠,会想办法改进下炉子,冷能承受,包括潮湿的冷,因为东北没有暖气的春天是一样的。
生活越来越好,人越来越娇贵。
现在的濠州冬天最冷时零下十六七度,但盘炕了,火炕是个伟大的发明,只要有柴火和煤,屋子里能够保持温度。
如今的应天府,百姓全修火道、火炕、火墙,以前不修,因为冬天觉得可以扛过去。
北方为什么修?不修真冻死。
北方生活的人到南京一看,哎呀我滴个天啊!你们咋就不能盘个炕?硬挺啊?我盘。
应天府朝廷倡议,百姓有钱了,买砖头修,所以现在早上烟雾蒙蒙,过一会儿就好了。
“还有人家没有火道吗?”朱元璋又吃掉一个小馄饨,扭头问刘知县,隔着好几张桌子呢!
“陛下,上元县没有,我们一户户去看,修不起的咱允许他们先欠着。”刘知县回答。
江宁县的衙门没人来,离得远,于是朱元璋看应天府知府杨元杲。
杨元杲先点头,又摇头:“陛下,入籍贯有地方住的百姓都修了,其他……臣会想办法落实。”
他没办法,石臼湖都属于江宁县,总有新来的人,他是应天府的知府,不是江宁县的知县。
他能看到的数据是江宁县报上来的,天知道江宁县能不能把那些地方管理好。
而上元县也报,上元县负责的区域没有江宁县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