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朱棣陷入了长长的沉默,他以为自己很了解林川,这是个武功盖世,玩世不恭,贪财好色,又忠贞不二的良臣。当义子有些桀骜不驯,可却又有改天换地之才,是任何一代明君都会重用,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的宝贝疙瘩。

朱棣对他的任何打压,更多是为了堵幽幽众口。因为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嫉才妒能者多如牛毛。皇上给了他那么多的特权,方仓,明联储,边塞私兵,一切违反律法之事,朱棣无数次包容放纵,才有了今时今日天下第一富的国柱爷的诞生。

要知道太祖制定的大明律,像他这种级别经商的官员,早就要被砍脑袋了。

明明自己已经将能给的都给了,可到最后,朱棣依旧觉得,他捧起来的大明正一品的国柱爷,根本不在乎这些。他的身上仿佛有无数的秘密,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放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朱棣猜不明白。

“这不是他私逃圈禁的理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别说他贵为正一品的国柱,公然违抗圣旨,如若不罚,何以立威?”朱棣并非死犟,而是要维持皇权尊严,不然日后谁还把皇命当一回事。

“罚归罚,方渊罪不至死吧?”朱高炽愤愤不平。

“我什么时候要他死了?给东厂下达的命令也是缉拿钦犯席应真,别与国柱起冲突。”朱棣被自己的孩子问懵了。

“刚刚收到宁不败都督发来的密函,几天前,刘安率领的东厂侍卫已经追赶到大同府,可以确认方渊带着席应真已出关。刘安却向大同府总兵抽调了整支大同陌刀营,一同前往。

不仅如此,他更是分兵让自己的大部队在潘生率领下走土家堡出关。硬是召集了林川卫指挥使于谦,仅带了50名兵卒组成了先锋队,一同上草原追捕。”朱高炽说到这里,朱棣算是听明白了。

“这和当初说好的并不相同,刘安应该唯有林川偷跑去土家堡时,才能调配林川卫的兵马。”朱棣当初设想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林川卫莫参与帮助林川的阵营,因为这会让形势很复杂。

但林川并没有想过将林川卫卷入其中,朱棣的这道命令应该作废才对?而眼前的一切只能说,刘安的布局太过精妙,调拨这么多人,连林川卫的指挥使也给弄出了关外,显然这都超过了只是抓捕林川,将其带回大明的范畴了。

“全朝官员都知道刘安与方渊的过节,儿臣也承认,刘安作为已故开国元勋刘伯温的孙儿,才智过人,却为不可多得的谋士。但您也要记得,宦臣不得干政,这是爷爷制定的规矩。今时今日的刘安,庞大的宦官体系已经让他变成了一张不可预见的大网。就连儿臣身边也都有他的眼线,弄得现在要跟您商谈什么,都要避嫌。他……越界了。”

朱高炽并非因为刘安曾经举报过自己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仅仅因为,这个宦臣已经逐渐成长为比当年纪纲还要恐怖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