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徐川:我成计量单位了? (2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听到这个问题,郑海有些哭笑不得的问道:“你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
“有点好奇,毕竟我一直都没见你出手过来着。”徐川思索了一下说道。
可能是国内的环境真的安全,反正郑海跟着他四年的时间了,一直都没出手过。
郑海想了下,开口道:“普通人的话,比如教授你这样的,十来个应该没什么问题。”
听到这句话,徐川嘴角抽了抽,好嘛,他这是成为计量单位了?
只是这一个人打十个,真够夸张的。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郑海这还是谦虚了。
毕竟他出来地方,是专门培养为保护首长领导级别重要人物的,十来个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普通人,只要不是在很是狭小的空间内被彻底给围死了,大概也就刚够热热身?
........
办公室中,两人闲聊着。
正在这时,徐川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摸出手机看了眼,是星海研究院那边的梁曲打过来的,手指在屏幕上划了一下,徐川接通了电话。
“喂,梁曲,怎么了?”
“徐院士,华星聚变装置的检测和调试已经完成了,请问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的运行工作?”电话中,梁曲恭敬的问道。
徐川:“相关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吗?”
梁曲点了点头,迅速回道:“已经完成了,随时可以开启华星的第一次运行工作。”
闻言,徐川略微思索了一下,开口道:“既然这样的话,宜早不宜迟,就明天上午吧,我这边会过去的。”
虽然手中的理论工作还没完成,西部超导那边的外场线圈也没完全生产出来,但这并不影响仿星器的试运行。
螺旋石-7X曾创造过两个半小时的运行时长记录,调试好的设备在更换了第一壁材料后进行模拟点火实验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他们也需要仿星器的实验运行数据,来对等离子体湍流的数控模型进行调整。
毕竟后者一开始是他根据托卡马克装置的数据建立起来的,虽然仿星器和托卡马克装置都是磁约束路线,但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目前没有实际运行数据修改的数学模型,即便是在超算上进行模拟运行再完美,也只是模拟的数据,距离真实情况到底有多少偏差,谁也不知道。
所以第一次的试运行,宜早不宜迟。
梁曲点了点头,道:“没问题,既然这样的话,时间预定在明天早上十点如何?上午两个小时的时间,应该足够对华星进行一次全面的试运行检测了。”
徐川笑着说道:“这些东西你们安排就行,都是小事。”
电话对面,梁曲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华国的第一台仿星器的第一次运行啊,而且还是关系到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核心,这是小事?
徐川倒是没在意这个,在他看来,这的确是小事。
挂掉了电话,他迅速干掉了自己的晚餐,出门溜达了两圈消消食后又重新回到了办公室,继续完善着手中的理论。
这一份理论,如果真实可行的话,后续将为仿星器的优化,或者说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堆的制造,节省大量的时间和工程量。
......
翌日,清晨一早,徐川赶到了星海研究院。
由螺旋石-7X改造而来的华星聚变装置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正安安静静的矗立在核心实验室中等待着重新开启的时刻。
站在总控制室中,徐川透过硕大的监控屏幕俯瞰着安静卧在宽阔地面上的华星聚变装置,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
仿星器的路,即便是有问题也不会是出现在今天。
至少在展开最终的点火发电运行前,仿星器是不会出现问题的,他有这个信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徐院士,华星聚变装置的全面检查已经完成,所有设备均正常无问题,可以进行验收实验了。”
总控制台前,梁曲快步走上来汇报道。
徐川笑着开口道:“说好的,今天的实验你指挥就行,没必要请示我。”
对于他来说,没必要将这种东西都掌控在自己手上。
接着这个机会,多培养一批人才出来远比他亲自指挥一次必然会成功的实验更加重要。
梁曲点了点头,一脸严肃的看向了挂在墙上的圆钟,上面的时间正在滴滴答答的走着。
虽然对于眼前这位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对于他,对于能源研究所的众多研究员和工程师来说,这无疑是在华国土地上第一次点亮仿星器光芒的重要时刻,也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十点整,梁曲深呼吸了一口后,沉稳的下达了指令:“各单位各小组请注意,开始通电运行!”
随着开始实验的命令下达,各组控制室的工作人员迅速忙碌了起来。
外部电流稳定的供应入华星聚变装置中,连接着液氮与液氦存储的管道阀门被打开,超低温的液氦与液氮通过不同的管道流向不同的区域。
一项项的工作稳定有序的进行着,对于星海研究院的众人来说,他们早就经历过了无数次这样的历程。
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实验的目标从托卡马克装置替换成仿星器而已。
【稳态磁场强度达到41.73特斯拉,目标达成!】
【微调磁场已经按照指令完成修正,反应腔内磁场达到目标规划!外场线圈调整完毕!】
【......】
【氦三原料已注入!】
【ICRF加热天线启动完成,当前温度已抵达三千七百万摄氏度,预计三分钟后抵达六千万摄氏度!】
【氢气通入完成,模拟实验数据收集中!】
【.......】
控制室中,一道道的清晰沉稳的汇报声不断的响起。
徐川看着总控制台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已经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基础上,重新走仿星器的道路,一切都相当的顺利。
那些曾经在破晓装置上所遇到的问题,在星海研究院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然别提前解决了。
不错意外的话,接下来应该就是最重要的一项了。
对反应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湍流进行高密度压缩,测试最小化的高密度等离子体虹膜大小极限。
这关系到在不同的外圈约束磁场强度下,反应堆到底能做多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