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第221章 221

这个问题问住了大家。没有亲自实践过,谁也不能打包票。

这时,江有为已经悄然来到了第一机械厂的生产车间,他听完林红樱侃侃而谈的话,负手笑笑,“这个问题或许我可以解答。”

他看向自己的小徒弟,慈祥的眼里闪烁着温柔的光。

这是一种灵魂上默而不宣的默契,他自己也没想到他的徒弟冥冥之中就是“模块化”的支持者。

他沉稳的声音不疾不徐,像一场春雨滋润着每个人,给了每个人信心。

他用自身的经历,举出了一个例子:“我参与过春城一汽解放CA10卡车研发项目,当时我们借鉴了毛熊的技术,研发的时候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模块标准化。”

“当时前线的维修很棘手,如何培养维修技术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困扰了我们许久。

我们讨论把它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把这些模块标准化。后来我们发现技术员的培养变得有序、高效,维修的目的更清晰、责任划分明确,效率更高!”

只可惜当时的“模块化”仅限于维修,没有推广到生产环节。

江有为望向大家,用一种肯定的声音说:“这不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模式,我们出国考察,外国工程师在交流时提到过贼鹰的西屋电气公司,把电动机、开关、控制器设计为独立模块,能够让客户自由组合。”

“还有贼鹰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它就把车身和底盘分开,允许同一个底盘搭载不同的车身,衍生了汽车和卡车不同车型。”

“包括我们这次一分为二的试制小组也有‘模块化’的影子。咱们是首次把车架与发动机分离,一分为二同时研发……”

只可惜途中发生了一个美妙的意外,林红樱设计的发动机与第一机械厂的接口不同,各项性能数据与原先他们计划的都不一样,第一机械厂不得不重新设计。

否则这次的研发进度也会大幅增高。

大家听着江老的话吃了颗定心丸,对“模块化”这个新概念的否定稍稍减少。

沈卫闻言陷入沉思,忽然顿悟,“这么说来其实我们国家的铁道部也是运用了‘模块化’,它把机车分为锅炉、车轮、传动等模块,单独升级和维修。”

“还有我们军工厂,以往造的枪支有些零件是可以互换的!因为之前我们有零件标准的俗成约定,默认这套标准后我们更方便互换零件!”

江有为含笑点头。

林红樱如果有好感系统,估计会发现导师对自己的好感度莫名上升好几个点。

她听着江有为的话,只感到江老不愧是机械领域巨擘,目光高瞻远瞩,他的选择总是紧跟历史前进的方向。

选择大于努力,在这一刻具象化。

标准化、模块化生产这个概念在后世十分流行,几乎是刻在了工业生产的模子里,是工业生产的灵魂,是骨架也是血肉。

可是在几十年的今天,这是几乎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

如何管理协调,如何提升良率降低失误,如何沟通技术,哪哪都是问题简直寸步难行。但工业化就是意味着更明细、更精密、更清晰的分工,把标准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颗零件中!

安邦国一锤定音,“昨夜一机部的夏局长已经跟我敲定,我们要在拖拉机上试一试模块化生产。”

周庆山拿出图纸把自己做了一夜成果,跟江有为讨论起来。

一个技术员匆忙地来到车间,附耳跟安邦国汇报了一件事。

他默默地报了没有来的几个军工厂的代号,听完汇报,原本脸上还一片喜滋滋的安邦国嘴角笑容变淡了,“不来就不来吧!”

周庆山稍疑惑地问:“怎么了?”

第一机械厂第一批联系了十五家军工厂,有六家在电话里以生产任务繁重,婉拒了拖拉机试制的任务邀请。安邦国把这件事告诉大家,周围的气氛顿时变了。

安邦国拉着脸说:“继续打电话,不限军工厂,有一定资质的机械厂就够,按这个名单打电话。”

躺着捡荣誉的时候都不来,喝汤吃肉的时候就没有你的位置了!

林红樱含笑道:“合作厂商贵精不贵多,没有拧成一股绳,到时还得一边抓生产、一边做半天思想工作。”

“咱们要寻找的是有共同理想、共同目标,有钻研精神的合作伙伴!”

周庆山感觉自己像隐隐中了一箭,膝盖不舒服得很!

【周庆山1级怨念+100】

嗯?

说完后林红樱扫了眼周老,刚刚的话无意间内涵到了周老?

她很有眼色,及时挽尊道:“当然,误解肯定是存在的,我们也能理解。像周老起初对这个项目有所疑问,但他跟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很快就成为咱们这个项目的中坚研究力量。”

“这说明咱们这个试制项目极具魅力,只要稍微了解它的人,一定会消除偏见和误解,就像太阳融化坚冰那般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