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陈阿娇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刘彻之所以一直以来,对淮南国那边保持了一种近乎纵容的姿态,也是因为淮南王比较长寿,而且,据说淮南王一直在跟一帮方士凑在一起,炼制什么仙丹。刘彻对这事是真的很感兴趣,舒云甚至知道,他在承明殿里头还放了一本《淮南子》,之前为了编撰太初历找来的方士,如今也被养在宫中,经常会为他提供一些关于神仙,长生方面的建议。
因为文帝时候新垣平的事情,这些方士如今都比较小心,暂时还没胆子大到跟刘彻夸口,说自己能炼制长生不死药,能如何如何。主要也是这些人比较有节操,毕竟,他们之前之所以被征召到长安,是为了借助他们观测星象的能力,制定新的历法,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星相师,是学者,是化学家,但是,他们真不是什么通常意义上的骗子,因为他们把自个都骗了。他们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炼制出不死药来,但是,让他们厚着脸皮对刘彻说,自己就是神仙,那绝对超出了他们的业务范围。骗皇帝这种事情,风险实在是太大了,真心不敢做啊!
因此,他们就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分配给他们的宫殿里头,守着炉子,用他们所能够想象到的各种矿物扔进炉子里头,炼制所谓的仙丹。
舒云偶然去了一趟未央宫,遇到了一个正在那里摆出一副飘飘欲仙POSE的方士,然后,她就忍不住想要眼角抽搐,这位真不是重金属中毒吗?
想想历史上刘彻那么折腾,还活了七十多,舒云就觉得不科学,正常情况下,这等沉迷于长生不死,作死到喜欢服食各种稀奇古怪丹药的皇帝,其他人可没一个活得长的。不过现在看起来,刘彻还没吃那些稀奇古怪,一看就带着金属光泽的丹药。
老实说,放到后世,是个有点理智的人,大概都不会觉得这是什么仙丹,但是这个时代,大家都觉得什么金性不朽,所以,仙丹就该是这个样子。至于那些吃了这所谓仙丹的方士,一般也会躯体变得具备一定金属的特征,真的就类似于那种金刚之体,不腐不朽了!
问题是,刘彻呢,要的可不是这种不朽,人家是要活得长,所以,这些仙丹,他是真不会吃。谁要是炼制出了能重返青春的仙丹,他倒是多半会吃下去的。
刘彻如今对于长生还不是特别迫切,他如今最看重的还是马邑那边,一下子就调动了三十万大军,这仅仅是大军,还有那些运送粮食还有其他后勤物资的民夫没有算,按照汉军一贯的编制,真正调用起来的,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人,可以说,还没开战,就已经大几千万钱花出去了。
汉家重军功,一般情况下,打了胜仗,总不会太亏本,毕竟,打了胜仗之后,总能够有不少的缴获,不管是匈奴人俘虏,还是匈奴人的马匹牛羊什么的,都是一大笔的财富,另外,朝廷肯定要封爵,赐金,这些都是能够刺激经济的。
在公元前这个时代,大家习惯了通过军功实现阶级的跃迁,这也是下层阶级流通最公正的一个渠道,其他的嘛,那真是不容易,能够出头的读书人很少,至于走外戚这条路,呵呵,如今刘彻后宫里头女人可是不少,除了卫子夫,其他人谁娘家跟着获得什么好处了?
而军功不同,沿袭了秦代的军功田爵制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对于下层的那些士兵军官来说,骨子里头是渴望打仗的。之所以后来产生厌战情绪,也是到了卫青霍去病都已经去世,李广利每每到了后面就掉链子,他倒是封侯了,偏偏每每没有缴获,越打越亏,而且因为连年战争,也导致了战马不足,不得不让步卒参战,虽说也能支撑,损失却非常惨重,没好处,还要送命,又得驻守轮台那些地方屯兵,这种事情,有几个人乐于干的,因此,到了最后,良家子压根不乐意参军了。
或者说,连年战争损失的青壮太多,大家已经受不了了,毕竟,能够封侯的也就是那几个人,下面的普通士兵冒着生命危险,也没有多少战利品,尤其国家财政已经快要进入崩溃的边缘,能够许诺的赏金都发不下来了,家里没了青壮,还要面临被地主富户兼并土地的危险,如此一来,许多人宁可做逃户,给大户人家做奴婢,都不愿意做良民了。
舒云虽说是在后宫,但是却也一直在等着外朝的消息,马邑这一战不管输赢,有利有弊,别的不说,打破了许多人的侥幸心理,让他们必须直面匈奴这个敌人。好在大汉上下对匈奴并没有多少恐惧之心,因为匈奴这么多年入寇,并没有真的捞到什么好处,反而牺牲了不少,即便是大当户,骨都侯这样的高层,都有牺牲者,所以,汉军对于匈奴并无畏战之心。
然后,一帮子原本等着打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的将领们,最后却是空手而归,匈奴人不是什么傻瓜,汉军这边布下来的计策也比较粗糙,匈奴人跑过来一看,马邑城外除了许多牛羊,压根就没一个人影,这根本不符合常理。要知道,汉人对于自家的牲畜,简直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其实这个时代,对于许多人来说,人还真没有牲畜珍贵。
尤其,在这北地,能够拥有这么大的牛羊群的,都是大地主一流的人物,普通人家,自家养个几头羊都算是不错了。没办法,秦汉的时候,连地里头的干草都是要上交的,这也是为了配合国家的马政,所以,寻常人家,哪有多少草料喂养家里的牲畜,用作柴火还有些不够呢!
匈奴人跟北地边民打交道的次数多了,但凡是南边的部族,隔个一年半载,总会对边境起一些心思的,不过之前碍于和亲的政策,一般就是抢一把就走,并不敢过多杀伤,免得大汉那边跟匈奴彻底撕破脸,那时候的大汉虽说不能深入草原,但是他们要是发了狠心,如同秦代的时候一般,在草原上建城,就足够这些部族喝一壶了。
他们之前抢劫边民的粮食还有牛羊,总能够看到不少人,还会有一些底层的小吏在发现不对之后,就会燃放烽火。而如今呢,啥也没看到,就一群群看起来非常无辜的牛羊慢悠悠地在吃草,有点经验的都发现不对劲了。
军臣其实原本对攻打马邑兴趣就不是很大,最多的不过就是想着如同以前一样,通过马邑之后,一路南下,最好能够直接攻打汉人的长安城,逼着汉人再启和亲,多多赔偿各种金帛美人,最好还得有匠人和铁锅之类的东西,这么一来,这一次出战,也就捞足了本了。
结果如今发现有诈,对于手下想要进一步试探的建议直接就否决了,还试探什么,难不成真的去给早就埋伏好了的汉人送军功不成!要知道,在地域不够开阔的地方,匈奴人的优势可是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因此,军臣当机立断,就直接撤军,然后就从最近的小亭那里俘获了原本属于雁门的一些汉军,其中还有一个就是雁门郡的尉史,从他那里知道了真相。
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哪怕李广,韩安国他们都发现了不对,主动出击,但是两条腿的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你别说埋伏了三十万大军,你就算是埋伏了一百万,跑不过也没用,匈奴人很快就跑出了包围圈,然后军臣就发誓一定要报复汉人。
其他人嘛,好歹也是不功不过,起码是有出战之心的,只是没追上,这也没办法。可是王恢这次算是倒了大霉,原本这事就是他一力主张,韩安国还劝了好几次,但是呢,最终王恢这边原计划要截断匈奴人辎重的大军明明跟匈奴人碰见了,却因为畏战直接撤军了,这就将刘彻给惹恼了。
刘彻本来就是个喜欢迁怒的人,这一次花费了这样大的代价,虽说没死几个人,但是,花了足有亿万钱,调用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还直接导致了之后想要继续韬光养晦都不能,必须面对匈奴人的报复,也就是说,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北地都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常备兵力,还得不断向北地输送粮草辎重,原定与用来开挖河道,建设关中的许多民夫也不得不前往北地边境服役。可以说,这次简直是亏大了。
要是这次有所斩获,哪怕斩获的就是匈奴人的奴隶,那也就罢了,偏偏几路人马压根没跟匈奴人打个照面,唯一有机会的王恢居然避战不前,匈奴人还攻陷了雁门几个亭驿,那位暴露了汉军布置的尉史居然还在军臣那里被封了个所谓的“天王”,这简直是再刘彻脸上甩了个响脆的耳光,刘彻恼羞成怒之下,直接就将王恢下狱论罪。
按照汉代的军法,这种事情本来也是死罪,不过呢,对于王恢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可以以爵赎罪,或者是以金赎罪,像是司马迁,就是因为交不起赎罪的罚金,才被隔了那一刀,而公孙贺,公孙敖呢,光是为了赎罪,爵位都丢了好几次。要不是卫青几次援手,早就没有下文了。
而王恢这种呢,得罪了刘彻的,刘彻自然也就绝了他赎罪的路子,他只好想办法贿赂田蚡和王太后,王太后自然又跟刘彻说起来当年之事,刘彻最烦的就是这些,不管谁求情,都不听,到了这个地步,王恢还有什么办法,为了不落到腰斩弃市的地步,王恢干脆在廷尉狱中就直接服毒自尽了。
经历了这么一场失败之后,刘彻看起来沉稳了许多,如果说以前是个跳脱的中二的话,如今大概算是勉强毕业了。
刘彻终于能够不再好高骛远,可以沉下心来去做事,当然,做事的同时,各种享乐也是停不下来的。
为了打败匈奴,刘彻已经决定,命人前往西域那边,寻找盟友,夹击匈奴了。他已经听说了,西域那些小国,可是饱受匈奴盘剥之苦,另外,刘彻也担心回头汉军攻入草原,匈奴人却直接跑西边去了,没有西域那边的合作,汉军想要追击匈奴也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