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网上,北地高原的消息旁边同时配有无人机拍摄下来的画面,这一次,没有海啸,没有龙卷风大暴雨,也没有火山喷发巨浪侵袭。只单纯因为持续升高的水位,使得北地高原如今仅存的部分陆地和陆地上的城市也在一点点的没入水中。

画面里面,无人机掠过城市半空,原本就因为无官方打理维持而显得破败的城市到处能见到积起的水洼。

那些地区,在从前也是高原,但那里依然不够高——最起码没有风尚高原这么高。

早在一个月前暴雨频繁的夏季,北地高原星星点点般残存陆地上的部分城市和县镇就已经开始进水了。城内的低洼区积水,下水道口子返水,加上天上还在不断的下雨,使得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城市愈发混乱。

而那些原本不会在这个季节登陆繁殖的两栖食人跳鱼,也随着城市的积水区增加而出现,没有泛滥成灾,但时不时的偷袭也令人防不胜防。

如今,城内的积水区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展和升高。

至今仍生活在北地高原的人心里都明白,只要雨继续下,这一天早晚都会来临。可真到了这一天,哪怕他们已经比过去强大了数倍,内心依旧会惶恐和害怕。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朝北地高原海拔更高的山区转移,这里山区的最高海拔也有三千多米,运气好或许能再撑几个月,但地貌使然,这里的山区土地贫瘠,没有植被,也无法种植,且没有遮风挡雨的建筑,转移之后要如何生存下去是个问题。

第二,彻底离开北地高原,朝骅国——也是全星球最后一块安全的大型陆地风尚高原转移。

这两个选择里,想要一劳永逸,肯定得选第二种。

如今从北地高原去风尚高原有两个方法,一条是从北地高原的西部陆地穿过去,之后转向朝风尚高原的东北角去,但这条路并非完全的陆路,沿途有洪水区域,有荒芜山路,也有泥泞沼泽,路况复杂,不是一种交通工具可以解决的。另一条路就是走水路,完全脱开陆地,沿着北地高原和风尚高原中间的洪水区走,直接坐船抵达风尚高原。

第二条水路其实会更方便,但依照如今的水域情况,要避开几个水浪风暴区,这条水路曲曲折折算下来要2000多米。水上气候瞬即万变,这么长距离多人的集体大转移,光是想想便知道会有多困难。

北地高原部分小队有车也有船,更重要的是,这些队伍都存积着燃油。所以这一个月来,很小一部分未雨绸缪的队伍便已经踏上了转移的路。

这些小队伍都是队里有异能者的,哪怕只有一个,他也能在这趟迁徙里起很大的用处,他能在木筏小屋里堆积存放大量需要转运的物资和燃油,甚至能把队伍里暂时不用的车子停在木筏甲板上然后一起收入背包格。

拥有异能者的队伍,通常走的都是第一条路,开车陆行,等到了过不去的水域时,再由异能者放出木筏,利用风帆或是船用挂机快速推动木筏,连车带人摆渡一一过去之后,再收起木筏,继续陆行。

走陆路虽然曲折又慢,但好处是能在灾难来临时随时停下来,寻找坚固的山体或是残存的建筑躲避。

如果运气好,偶尔在一些城市建筑区,还能寻到一些被前人遗留下来的可用物资。他们就像是大型的拾荒队伍,从不挑剔,只要能用的都会带上。

像这类拥有异能者的队伍原本就实力强悍,队员众多,加上如今面临迁徙,一时间有很多其他小队的人转向投奔,这类投奔的人也基本都是其他小队里能力强又出挑的,一旦投奔加入,便使得这些异能者队伍实力更强。

可在北地高原,有更多的队伍里面没有异能者,都只是普通人。

他们留在没有官方维持秩序的北地高原原本就是勉力生存,如果有能力有办法自行转移去西洲省,很多人早就去了。

这一个月,随着其他异能者队伍的离开,北地高原被留下的其他人也陷入了各种恐慌之中,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废城愈发混乱,恐惧和绝望助长了恶的诞生。

有人陷入世界即将毁灭的巨大绝望里,开始肆无忌惮的抢掠行凶;有人原本就每天过得痛苦不堪,眼看着所在的残破城市水位一点点上涨,彻底没了求生欲,自杀了结;也有人带上全部财产物资和家人,跑去求那些异能者队伍,希望他们离开时能将他们带上,可有能力离开的队伍车子和燃油也有限,他们踏上迁徙远途,需要的是身强力壮的能力者,而非老弱病残……

但也有人,并未被恐惧打败,他们没有陷入绝望,摈弃了各个队伍之前的矛盾,冷静协商,最终决定向西洲省发出求救。

**

这并非像从前和平年代遭遇危险拨打救援电话向官方求助,如今还生活在北地高原的人,越是能力者,手上无论主动被动,都沾染了诸多的人命。

他们这些人,和在官方秩序下按部就班的民众已经完全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官方虽然一直都给北地高原进行物资空投援助,默认他们的行为,但其实更像是一种剔除。

或许再直白一点说,整个北地高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囚笼,他们是见过血的野兽,虽然是同族,但已经无法放心的让他们和其他那些一直被庇佑的同族一起生活。

其他那些自行出发的异能者队伍,也没有想过要回到西洲省建设完善的城市里,或许会在达到足够高度的陆地后,就近找一个偏远的适合种植的村镇,暂时住下。

一切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