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盾车,东掳接连战败,终于不再自大。

以前防御火炮和火枪最有效的盾车,再次重出江湖。

这个老狐狸代善,还是比年轻人稳重的多。

像其他旗主,比如多铎岳托等和明军对垒时,现在根本不屑用盾车。

结果怎样,最终全部都死在自己的狂傲之下。

东掳的战车虽源自明军的启发,但细究其作战思想和战车设计,与明军却完全不一样。

可以说,东掳战车就是针对性,用来克制明军火器及火器战术而被发明的。

努尔哈赤立八旗反明时,东掳缺少火器。

面对射程威力均超过弓箭的明军火器,东掳处于下风。

如何让东掳骑兵接近明军射击弓箭,这成了努尔哈赤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盾车这种战车应运而生。

对于东掳的战车,大明兵部有这样的描述:

“牌甚厚,一层牛皮,一层铁皮,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

东掳战车设计较明军简单,最主要的结构就是竖立在双轮车上的巨大木牌。

一车可以移遮蔽二十人。木牌用厚2~5寸的木板,并在木板上贴铁皮和牛皮,形成三层复合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复合装甲。

而明军战车只需防御弓箭,装配的木板非常很薄,通常只安装1寸厚的木板。

明万历年间叶梦熊设计的轻车为了减轻重量甚至只有6分厚。

从这样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东掳战车更侧重防御功能。

16~17世纪重型火绳枪可以穿透4毫米铁板,但面对盾车这种防御级别也是无能为力。

很明显明军所使用的鸟铳和三眼铳均无法打穿东掳战车。

其次,作为东掳的对手,因明军作战经常面对蒙古骑兵密集冲锋。

所以明军在火炮使用上多喜欢使用射速快的轻型火炮,如弗朗机、虎蹲炮等轻炮。

并且明军经常使用散布面积广,可以打击一片敌人的霰弹。

戚继光甚至参考弗朗机这种后膛装弹的滑膛炮,改造明军原有的大将军铳制成“无敌大将军炮”一发可以打出五百个铅子。

明军往往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并不使用大型火炮射击,反而将发射霰弹的大炮藏在阵中。

待蒙古骑兵接近到非常近的距离时才开炮,以追求一炮“横击二十丈”的效果。

可惜霰弹恰恰无法击破东掳战车。

有了可以有效抵御明军火器的战车,东掳就可以依靠战车向明军战阵推进。

弓箭手、步兵和骑兵都可以躲在战车后面,待接近明军时,弓箭手可以躲在战车后向明军射击。

步兵可以趁机冲出冲入明军阵营将明军战车、鹿角等障碍物推倒,骑兵从后冲出将明军阵型打乱。

东掳使用战车的战斗,以发生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最为典型。

当时监军张春救援大凌河,这只明军车营与八旗发生野战。

据八旗值月档记载,时明军步营“排方阵掘壕,列炮枪而立”,明军以车为营,掘壕立方阵,排枪炮火器抵御清军。

于是皇太极命八旗营军列战车在阵前,摆牙喇和蒙古骑兵排于阵后,营军推战车前进,马步兵随后。

虽明军“炮枪齐发如雹,矢下如雨”,在战车的遮蔽下,东掳军兵接近明军,马步兵冲入明军步兵方阵,明军最终战败。

可以看到明清双方战车使用各有特点,都是在特定时期,基于自身的条件和所面对的敌人创造发明的有针对性的武器和战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