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越王亮剑 (2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阻圣心”“辱民意”“失威信”,每一顶都扣得张辅喘不过气来。
老将虽通兵事,却不擅辩驳。
被王振几番咄咄逼人,张辅竟是一时语塞,只能紧握拐杖,脸色铁青。
朱祁镇看在眼里,心中已有定论。
他早知王振心怀私欲,但此人多年伴驾,尽心尽力,又从未在朝堂之外享大权。
如今王伴伴不过是想回家风光一场,何妨成全?
更何况,张辅虽忠,但过于拘泥兵法教条,缺乏灵活机变。
自己为皇帝,自然要兼顾战与威、政与名。
朱祁镇不动声色地看了王振一眼,淡淡道:“王伴伴所言有理,巡边亦属御驾之义,不能使百姓望而不得。”
“传令,全军继续前进,目标大同!”
“英国公率领三千营骑兵,联合蓟州、宣府边骑,分道北进,寻敌接战;朕亲率中军,西进蔚州,巡视军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帝之命,谁敢违抗?
张辅见状,只得无奈低头,沉声道:“臣,遵旨。”
他明白,从这一刻起,大明亲征之军,已非一支整齐的铁军,而是分为两道:
一为实战之师,一为观光之队。
主战的英国公张辅,率三千营与边镇骑兵联合,向草原深处进发,搜寻瓦剌主力;
而朱祁镇则与王振一道,带领大部人马绕道蔚州,赴大同而行。
军分两路,声势浩荡。
表面上,是战术上的“声东击西”;
但内里,却是一次极危险的战略松动。
皇帝远离战场重心,将主力拖入非接敌区,等同于将主动权拱手让人。
......
暗卫汇报军情的那一刻,越王府中气氛骤然紧张。
听完明军行军路线被随意更改、主力偏离战区、皇帝亲率大军绕道蔚州的消息后,徐闻气得脸色铁青,拍案而起,声音中都带着颤意:
“他朱祁镇把这场战争当成什么了?过家家吗?十几万人的大军,说绕就绕,就为了王振那个阉货的私心,就可以浪费如此军粮、误如此军机?”
“这一路上吃的是风?喝的是露?他以为这些补给是凭空掉下来的吗?那是南方漕运、东南海运,一点点千里迢迢运来的军粮,就被他这么随便挥霍了!”
说到这里,徐闻几乎是吼出来的。
堂堂大明天子,竟将战场当舞台,演戏一样换剧本,怎不让他怒火中烧。
王冲站在一旁,身为暗卫首领,装聋作哑已是本能。
他深知老王爷火气上头之时,谁开口谁倒霉。
至于“朱祁镇”三字脱口而出,连“陛下”都懒得称,王冲只当没听见,默默垂首,仿若壁立。
徐谦急忙上前劝慰:“父亲息怒,您又不是不知道,陛下他这性子,自幼被王振牵着鼻子走,虽有心建功立业,却耳根子软,偏偏信了王振这些人的胡话。”
“这些年来,他之所以重用王振,无非是想借太监之手制衡朝臣,但王振并无大才,所用之人尽是市侩庸碌,结果弄得朝政一团糟,乌烟瘴气。”
徐闻一言不发,脸色阴沉,片刻后才冷冷吐出一句:“取我的尚方宝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