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十五娘?陆伽蓝?

陆伽蓝在家族姐妹的大排行里,排十五。

在旁处,或许有其他的称谓,但在陆怀瑾的刺史府,她就是“十五娘”。

陆怀瑾微微蹙眉,这个便宜侄女,也是个又蠢又坏的人。

陆怀瑾刚到任上,就接到了家族写来的信,告知他陆怀信一房的家眷都被赦免。

陆怀瑾与陆怀信是族兄弟,当年在族学一起读书,也算是同窗。

兄弟+同窗的情谊,虽然不算太多,可陆怀信已经死了。

人死为大,陆怀瑾便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陆怀信的家眷们稍稍照付一二。

其他的女眷,都选择回京,那些年轻些的女子,大多都请求陆怀瑾帮忙寻个合适的夫婿。

唯有陆伽蓝,不回京、不嫁人,就想留在沂州。

留下,倒也无妨!

陆怀瑾作为沂州的土皇帝,家大业大,多养一个便宜侄女,并不困难。

但,陆怀瑾没想到,这陆伽蓝竟蠢笨如斯。

已经嫁过人的妇人了,非要去东山书院,跟一群未出阁的小女郎们一起读书。

呃,好吧,读书是好事儿。

如果陆伽蓝是真心向学,还能学有所成,陆怀瑾也愿意成全。

偏偏她去德音堂,根本不是为了读书,而是——

王家九娘,一个胖胖的小女郎罢了。

被家族“流放”,独自留在河东的乡下。

每日里除了吃吃喝喝,就是玩玩乐乐,即便拜入名师门下,也表现平平。

这样的小丫头,若非背后连着姜侧妃、楼彧,陆怀瑾都不会关注。

是的,陆怀瑾关注了王姮。

在前来赴任的路上,陆怀瑾就把沂州、河东等地的各方势力、头面人物都调查、研究了一番。

楼彧是重中之重,而楼彧庇护的王姮,亦在陆怀瑾关注范围内。

陆伽蓝只知道王姮不受继母、亲父待见,被仍在了乡下的庄子。

陆怀瑾却想到了王姮还有个齐王宠妾的亲娘,以及一起长大的阿兄。

王姮,或许有些身份上的不足,可以不去巴结,但也不要无端得罪啊。

就一个胸无大志的胖丫头,与大局无碍,也没有损伤自身的利益,为什么要招惹?

陆怀瑾作为成年男子,实在不能理解陆伽蓝名为厌恶、实则嫉妒的小心思。

“……如果真的要针对,那就好好的谋划,找准时机,一击即中。”

“她倒好,去到书院的第一天,就跑去当面嘲讽,这种言语上的讥讽,除了口舌之快,又有什么用处?”

被怼回来不说,还落下了把柄。

这不,果然被楼彧抓住了机会,不到半天,就把人提了出来。

陆怀瑾都不好意思派人去找楼彧说情——

这般蠢货,还是不要去东山书院给陆家、给刺史府丢脸了。

丢人,都是轻的。

陆怀瑾担心,她会继续犯蠢,继而给他招来祸端。

心里已经在陆伽蓝的名字上画了一道红线,陆怀瑾却没有表露出来。

他除了没有满足陆伽蓝重回书院的妄想外,对陆伽蓝的衣食住行等,还是十分照拂——多养个小女郎,又费不了多少钱米,却能得个顾念族人、关爱晚辈的好名声。

不亏!

但,很快,陆怀瑾就意识到:贼娘的,还是亏了!

听听陆伽蓝都在说什么——

“伯父,我听到京城传来的消息,王廪欺君,已经被褫夺了官职?”

“……王家在沂州经营近十年,当年王廪在河东的时候,更是趁着战乱,攫取了巨额的财货。”

“还有王姮,虽然蠢笨、痴肥,可她身边的人最是钻营,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女郎,竟也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旁的不说,单单是东山书院周遭的土地,有一半都属于王姮。”

“还有王姮现在住的庄园,亦是早早的记在王姮名下。”

“还有啊,沂河两岸的许多商铺,好几个码头,还有船队,都有王姮的份额。”

陆伽蓝不知道陆怀信对她满心嫌弃,还在兴奋的掰手指。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才十三岁的王姮,就已经拥有了如此庞大的家产。

哪怕只是大概的算一算,就有了数百万之巨!

这,比一个家族,积累数百年的财富都不差什么呢。

毕竟,大家族家大业大,人也多,处处都需要花钱,能够累积下来的财富就少了。

王姮呢,就她一个,就算她爱吃、贪吃,一个人又能吃掉、花掉都少?

钱啊!

全都是钱!

过去王廪做官,王姮又有楼彧庇护,她的财产,自然无人觊觎。

可如今,王廪成了犯官,就算有楼彧帮衬,他也不能明着违抗皇命——王家被抄没,是圣意!

楼彧顶多就是可以收留被抄没家产的王姮,却不能为她守住那些产业!

而这些,完全可以便宜了自家啊。

她家堂伯父可是沂州刺史呢。

当初王廪就是靠着河东知县、沂州刺史等官职便利,这才捞了这么多的好处。

陆伽蓝一想到王家的那些财货,整个人都十分亢奋。

就算这些东西,最终落不到她的手里,但只要王姮不好了,精穷了,她就高兴!

陆怀瑾:……王廪贪财,所以才落得一个罢官、抄家的下场。

你让我学王廪,以私谋公,这是想让我重蹈王某人的覆辙?

太蠢了!

算计都写在脸上了!

这样的蠢货,大概率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得!

这个坑货,还是直接关起来吧,省的放出去给自家惹祸!

……

陆怀瑾做出了决定,并直接付诸行动。

崔载那边,也将目光对准了王家在沂州的诸多产业。

但,当崔载跑去县衙查鱼鳞册,进行核实的时候,却惊愕的发现:

“什么?这些、居然成了齐王侧妃姜氏的嫁妆?”

怎么可能?

崔载的堂姑母可是王廪继室,自然知道王家的一些“陈年旧事”。

慢说姜氏本身出身就不高,嫁给王廪的时候,并没有多么丰厚的嫁妆。

只说姜氏当年入杨家,仓促,且尴尬。

王家来不及、也舍不得给她准备什么嫁妆。

她就带了个婢女,以及简单的衣服首饰,就悄悄的进了杨家的侧门。

如今,姜氏的名下却出现了这么多的铺子、田产……

“哼!这等小把戏,内宅妇人的手段罢了,岂能骗过我?”

崔载冷声笑着,还是决定要把王姮当成肥羊,挥出了第一刀。

……

王姮:……这么“勇”的嘛?

也好,索性就趁机送个投名状吧!

PS:谢谢虾米去爬博肖雪山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月票和推荐,谢谢大家的支持,?(′???`)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