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举殿寂然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一个家庭到了年底都要盘算总结一下,更何况偌大一个朝廷。
年底小朝会便是大明朝年终盘点最关键的一环,是在大朝会前一次重要的会晤。
大朝会讲的都是好事,好话,而坏事,坏话,都在小朝会的时候讲完了。
而在小朝会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财政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家如此,一个国亦是如此。
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户部尚书是最头痛的。
“启禀皇上,经过一个月的计算,户部总算是把朝廷各部以及一京十四省的收支账册给算出来了。”
说着,户部尚书杨思义递上了一本厚厚的账册。
往年的年底小朝会都是朱标在主持,但是今年朱标却不在,甚至都没在京师,所以朱元璋只好亲自主持。
朱元璋接过递上来的账本,简单翻了翻,都是密密麻麻的数据,便道:“挑重点的说一说。”
“是。”
杨思义应诺,而后道:“仰仗皇上天恩,去年一年虽然发生了不少事情,但过得还算是稳稳当当。”
“去年定的预算是一千八百七十三万两银子,但根据各部报来的支出统计,去年的实际支出是两千四百九十五万两,收支两抵,去年一共比预算超支六百二十二万两。”
话音落下,举殿窃窃私语。
超支六百多万两?
这还叫过得稳稳当当?
这户部尚书每年上来都先说这个话,这都说成惯例了吧?
然而……
杨思义却是面不改色,继续道:“在这个预算超支里面,兵部一共占了二百万两,主要用于西北的军务上面,残元贼心不死,屡次犯边,虽然都被我边防将士挡住了,但也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银两,为了更好的抵御西北之敌,西北多处长城也进行了翻修,仅翻修一项便超支了近百万两。”
兵部超支,这倒是不意外。
因为大明立国不过五年,残元势力虽已退回岭北,但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大明构成严重威胁。
所以大明在边防上的支出,一分也省不得。
杨思义继续道:“除了兵部外,工部同样占了二百万两,其中年中黄河水灾,修缮黄河沿岸一共耗银八十余万两,还有京师修长江、秦淮河,浙江修刘家河等,工部报的预算是九十万两,结账是一百一百一十万两,剩下一笔主要的超支来自于太子,太子抽调了一百万两,报上来的用途说是用于蓟州遵化铁厂的改造。”
话音落下,举殿再度窃窃私语。
在工部的超支部分中,因黄河水灾修缮黄河的突发性支出,还有修缮其他河流的一小部分超支,其实都不奇怪。
但怪就怪在,太子竟然抽调了一百万两?而且还是用于一个铁厂的改造?
首先不说改造一个铁厂用不用得了那么多银子,就说你去改造一个铁厂干嘛?大明现在也不缺铁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