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报告书记,今年57岁了。”

“原来一直在茶叶公司?”

“不完全是,最开始在下面乡里的供销社,35岁那年调到茶叶公司。”

“为什么调来的?”

“因为当时地区提倡要大力发展茶叶。”

“后来茶叶公司为什么越搞越差?”

他有点急了,申辩道:

“书记,不是我的原因。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各样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要说起这个,我可以跟书记汇报三天三夜。”

我笑了:“三天三夜倒没必要,你简短地概括一下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就行了。”

他左顾右盼。

我说:“茶在那儿,你自己倒就行。”

他倒了一杯茶,说道:

“历史因素……您会讨厌我说很远的历史吧?”

我摇摇头。

“中国茶叶最繁荣的时代是在1840年之前。那时候,武汉是中国茶叶的集散地,俗称【茶都】。主要运往欧州、俄罗斯。后来英国人派了一个间谍,从中国偷走了茶叶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问:“茶叶还有什么高新技术?把种子撒下,茶树长出来就行了。”

他摇摇头,笑道:

“书记,不要以为外国很聪明,他们当时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红茶、绿茶之分。都是一种树上结的叶子吧。”

我笑道:“懂了。跟中国电信一样,交换机坏了,要请德国技师来修。德国技师不准中国人在场。修一次要十万元。

结果有个大胆的人在机房安了一个摄像头,才发现德国人只是换了其中一块小铁片。后来,中国人就可以自己修了。”

景少云问:“还有这么一回事啊。”

我点点头。

他恭维我:“书记真是知识丰富。英国人花点钱贿赂一下一位制茶大师,在这里住了半年,就把红茶、绿茶的炒制技术学了回去。

然后,英国人在英属殖民地印度大种茶叶,返销中国。俄罗斯也学会了技术,联合英国茶商联合打压中国茶叶,所以,中国茶叶从十九世纪中叶就走下坡路。

外国再也不需要中国茶了。”

我点点头,鼓励道:“哦,这就是历史原因,你说得简明扼要。现实原因呢?”

他说:“现实原因就更简单,外国人现在不太喝茶,喝咖啡和各种饮料。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也被这种风气左右。所以,茶叶的衰落,国内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我点点头:“现在的茶叶主要在办公室,家庭,宾馆中使用。你作为一名茶叶专家,觉得种茶还有没有希望?”

“当然有希望,毕竟中国人还是喝茶,不过,要好茶才有市场。”

“种高质量的好茶,你有没有这种想法。”

他哂笑了一下:“书记,茶叶公司都撤销了,原有的几个干部都放在供销社。人散,班子散,人也散。”

我淡淡一笑:“你思想要放开一些,茶叶公司解散了,就不能自己搞?身怀几十年种茶、选茶、制茶的手艺,不想出来做点事?”

他大吃一惊:“书记,你说要我私人搞?我私人怎么搞?当一辈子的干部,没多少存款,再说,承包茶山要租土地,我一个普通干部做这么大的事,寸步难行。”

我说:“你回去写个报告,详尽地介绍我们地区,过去是哪些地方种茶。”

景少云说:“书记,我不要回去,现在就可以介绍。我们蒙达过去的产茶地,就在郊外的插天峰。

种茶有方法,海拔800米以上为优质茶。而我们蒙达本来就海拔高。插天峰山脚就可以种出好茶。”

我点头道:“有一位省城的茶店老板,家里曾经几代种茶,他识茶、制茶。过几天就来考察。你回去邀上几个懂茶的人,一是当向导,二是准备发展茶业。

先看后议。人家感兴趣,你们一起合作。人家不感兴趣,你们自己干。要贷款,我也可以和有关部门打招呼。

条件是只做精品茶,你有没有胆量?”

他听了,望着我,半天才说道:“有首歌叫【千年等一回】。我没有那么长的命。书记,振兴茶叶我是盼了几十年。

我还是政协委员呢,年年提案,年年都是得到不痛不痒的答复。”

我说:“今年的两会3月18日召开,你再提一次案。”

他站起来说:“书记,我只听说你接地气,没想到你这么……”

我挥挥手,打断他的话:“不要激动,任何事情都是一步步干出来的。成不成,我现在也只是一个设想。

我们就聊到这里。好不好?”

他站起来,向我鞠了一躬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