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当李牧来到码头旁的东滩头时。

看到不少赶海的人早已挖了大半桶海蚌。

和十几年后那些直播赶海自己埋自己挖不同,现在还都是实打实的自己打洞、找穴。

作为老练的赶海人,他们都会先站在原地,仔细用目光环视一圈,只要发现小洞,立马拎着铁铲跑去,每次都能稳稳地挖到海蚌或蛏子。

铁铲李牧没带,不过他有手指头!

找到一个沙洞后,他直接用手指伸进洞里拨弄。

没几下,沙洞里的积水就冒了出来。

继续挖深一点,手指触到了硬物,他轻轻一掏,就挖出了一只拇指大小的海蚌。

虽然这海蚌个头不大,但它的肉质反而更细嫩,吃起来口感极佳。

不过,这种小海蚌不讨喜,市场上卖不了好价。

李牧对此却毫不在意,反正是自己家吃,味道好才是最重要的。

他把小海蚌放进水里涮干净,然后随手扔进大绿桶。

海蚌撞击桶底,发出清脆的声响,听得李牧心中一阵满足。

这就是赶海的乐趣——满满的成就感!

没一会,李牧已经挖出了十几只海蚌和好几只蛏子。

这些蛏子的个头非常大,像根粗烟一样,甚至接近蛏王的尺寸。

“要是能碰到蛏王,那就更棒了!”李牧心里想着,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

忽然,他的眼睛一亮:“诶!这不是蛏王吗?”

没想到心念刚起,还真让他挖到了一只蛏王。

“运气真不错!”

他嘴角微扬,赶海的劲头更大了。

就这样,他忙活了大约两小时,大绿桶已经装满了大半。

他的腰有些酸,手指也因反复挖洞而发疼。

“还是以后的方法好,只要往洞里撒点盐,蛏子自己就会爬出来,用不着这么费劲!”李牧心中感慨。

但这个时候,谁家好人把盐这么造啊!

敢这么浪费,估计直接要被打死不可。

见潮水已经开始慢慢涨起来,他决定不再继续挖海蚌和蛏子了。

“这点收获足够做一顿丰盛的午饭了。”他满意地想着。

他抬眼望向远处,决定去更东边的乱石堆碰碰运气。

那里的石头缝里有可能藏着青蟹,不过路滑易摔,很多人不愿意冒险去那里。

“要是能再抓两只青蟹就好了!”

李牧心里琢磨着跑了过去。

没走几步,就遇到几个提着满桶战利品正往回走的婶娘。

看到李牧,大家都笑着打招呼。

“李牧,潮水都上来了,你还去哪儿啊?”

萍大娘好奇地问了一句。

“我就挖了些蛏子和海蚌,想去乱石堆看看能不能抓几只青蟹。”李牧笑着回答。

萍大娘一听,立刻劝道:“别去乱石堆了,那地方没什么了,而且全是湿滑的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摔伤。”

“你要是想吃蟹,回头去我家拿几只吧,可别在那儿摔了跟头。”

“没事儿,我就去看看,挖不到也不强求。”李牧边说边晃了晃手中的大绿桶,“今天挖的这些已经够吃了。”

萍大娘顺势凑过来看了一眼桶里的海货。

“哎呀,你这海蚌可真大,怎么挖的全是大个儿的?”她惊呼道。

其他几个婶娘也围了上来,见到桶里的蛏王时,更是瞪大了眼睛。

“全是蛏王啊!李牧,你这是捅了蛏王窝?”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们忙了一上午挖的小海货,你一会就挖了这么多好东西!”

一众婶娘你一嘴我一言的惊叹起来。

海蚌到也算了。

主要是蛏子,尤其是蛏子王。

蛏子分两种,普通蛏子和竹节蛏。

后者就是所谓的蛏子王了。

相比普通蛏子,竹节蛏更大只,肉质更肥美,营养也更好。

由于时间太过于久远,李牧在挖的时候并未觉得有任何不同。

他还以为,这种尺寸的海蚌和蛏子在这个时代就是常见的个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