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程家今天很热闹。
儿子回来了,喜悦自不用说。
程大山两口子很是大方的请全村人来程家吃饭,不管大人孩子还是老人,帮没帮忙的全都能来!
一时间笑声不断。
满满一大锅炖肉咕嘟着热气儿,烙到半熟的黍米饼子泡在肉汤里,咬一口香的人舌头打结!
程安本不该坐主桌的。
可这么争气的儿子,此刻不显摆更待何时?
程大山揽着儿子的肩膀坐在一起,身旁就是村长王长福,和几个上了年纪的长辈,气氛很是融洽。
等酒足饭饱后。
“爹?”
程安忽地想到了什么,笑着道:“我看咱家这院子,再有半个多月也盖好了,而这眼看就要入冬,乡亲们也就没了活计,不如……”
“去县城做工?”
村长和几个长辈都兴奋起来。
“那感情好啊!”
“这往年一到冬天,家家户户就都没了进项,今年虽说收成还行,可开春儿就要交税了,哪还有余粮?”
显然他们还不知道增税的事情。
否则等不到明年开春儿,各地百姓就得闹翻了天!
程大山性格憨厚。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也很想帮一把乡亲们。
可想了想……
他又拉着儿子低声道:“这可是惠及全县的大工程,用咱村的人好吗?万一人家说闲话咋办?”
“钱都是咱家掏的!”
“谁敢有闲话?”
程安低声笑道:“再者谁干不是干?能让乡亲们多个进项,等来年交税的时候,也省得头疼。”
“在理儿!”
“那就这么办……”
程大山搓了搓手笑道:“打明儿起咱们就加快进度,早点儿把房子盖好,好让乡亲们赚钱去!”
“大山仁义啊!”
村长和几个长者感动不已。
拉着程家父子的手,一个劲儿的道谢!
而乡亲们得知此事后,更是兴奋地连连作揖,一个比一个恭敬,恨不得把程家父子供起来!
于程家而言……
这或许只是一次小小的善意!
可对这些土里刨食儿的乡亲们来说,去县城做工不仅能赚到钱,还能学到许多珍贵的手艺!
在当今工业极度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对技艺的传承也更加苛刻,普通人就算想学,都找不到门路。
譬如程大海当年……
为了送儿子去镇上学木匠,硬是磨着程大山进山打了不少野味,还从家里拿了不少好东西送人,人家这才答应。
“大山啊!”
王长福激动的拍了拍程大山的肩膀。
感激的神色溢于言表:“感谢的话就不说了,你能如此为咱们河西村着想,这份恩情乡亲们绝不会忘记!”
“没错!”
“以后程家的事儿,就是咱们的事儿!”
乡亲们也都纷纷表态。
“那就这么定了。”
程安笑着站起来:“各位叔伯、长辈……”
满院子的乡亲们全都放下了碗筷,认认真真的听程安讲话。
尽管面前这个娃娃才十一岁,更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可如今人家身份不同了,谁敢不尊敬?
“既然是咱自家的买卖,那程家也肯定不能亏了各位乡亲!之后凡是愿意去做工的,每人一天十文钱!”
这个工价……
就算放到县城也不算低了。
乡亲们顿时喜笑颜开,一个劲儿的夸张程家仁义!
“不过丑话也要说在前面!”
程安一开口。
杂乱声顿时消音匿迹!
“建造福田院本就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善举,更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儿,县爷对此十分重视!”
一提到县太爷。
大家的表情更加严肃了,仿佛与有荣焉!
“所以……”
程安故意停顿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