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李星锋尴尬的挠了挠头:“咳咳咳,老刘你用的顺手就好。”

老刘正是星海重工的前身,江州重工的厂长,被星海重工收购之后,现在负责星海重工的后勤事务。

“人家老刘五十八了,你能不能心疼一下老同志?大过年的,还回不了家!!!”王海更气了。

李星锋摆了摆手:“哎!五十八,正是闯荡的年纪,我看老刘能干到六十五,我上次去的时候,明显精神头更足了嘛!”

“老刘跟你有一样,都是科研人,只要能出技术成果,老刘就跟吃了仙丹一样,嘿嘿嘿!”

对于李星如此的厚脸皮,王海彻底无语了,深吸一口气后,才继续开口道:

“老宋呢,还跟我讲了不少当时他们在歼 9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要求。”

“比如鸭式布局的构想,还有三角翼的改进方案,我能看出来,他们当年在歼 9上真的下了苦功,光风洞试验就做了三百多次。”

“要是能把歼 9的那些独特设计用起来,再加上你从毛熊那边搞来的战机和技术,把发动机和航电系统整合一下,‘十号工程’说不定两三年内就能出成果。”

李星锋一边点头,一边细细琢磨着王海的话。

“十号工程……”

他在心里默念着这四个字,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这难不成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歼 10?

他努力在脑海里搜寻相关记忆,另一个时空里的歼 10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来着?

如果没记错,应该是 1998年 3月 23日在成飞试飞成功,而且那天正好是宋文聪总工的生日。

当时试飞员还特意在机舱里挂了个小蛋糕,等到 2004年才开始大规模列装部队,成为大夏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

“难搞啊……”

李星锋轻轻叹了口气,呼出的气息里还带着淡淡的药草味。

歼 10在这个时代确实算得上厉害,放在国际上也是顶尖的三代机水平,但放在大夏未来的军工体系里,也只是一个重要的起点而已。

虽说它能吊打国外的一系列四代机,可在另一个时空里,它的待遇却不怎么样。

他记得某次航展上,歼 10连个遮雨棚都没有,就那样露天停放着,机身被雨水打湿,工作人员只能用塑料布简单盖一下,反观旁边的战机,不仅有专门的展厅,还有专人负责讲解,对比格外鲜明。

“蒜鸟,蒜鸟……”

那都是四十年后事了。

那些国外吹嘘的先进战机,比如第四代机F16,比如第五代机F35,牛哄哄的不得了。

可这个世界就像个巨大的草台班子,1998年生产的歼 10,竟然能在 25年后吊打国外号称的四代机。

要知道,国外可是宣称在八十年代就列装了四代机,甚至还能“手搓”五代机,比如阿美莉卡的 F35,这里面要是没点阴谋,没点技术造假,他可不信。

或许,按照大夏严格的军工标准,国外所谓的四代机,也不过是三代机的改进版水平罢了,连真正的超音速巡航都做不到,更别说隐身性能了。

那另一个时空中,大夏自主研发的歼 20五代机、还有歼30这种六代机,歼50这种不知道第几代的战机,得多厉害啊?

李星锋甩了甩头,不再想这些遥远的事情。

反正不管怎么样,在这个时空里,有他和王海在,这些先进装备都会提前出现,大夏的军工之路,也能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