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问罪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贾琏最近超级忙,几乎就睡在了军器局。
十数位制火炮和炸药的老师父就烟花李的制作的东西,进行改良。
南宋时有震天雷,前朝时有霹雳火球,尤其霹雳火球,球开,声如霹雷,不再是靠燃烧,而是靠爆炸时的碎瓷片、铁片使敌人受伤,同时还有巨大的声响使敌人震惊,同时还伴有烟焰熏灼。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镇守东部长城时,曾大量制造,布设于隘口要道进行设伏,加强守备。
因其埋于地面,又称地雷。后来戚继光镇守蓟州时,又曾制钢轮火石引爆装置——钢轮发火。
它是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这种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前朝后期按引爆方式区分,有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一个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
这些东西,在本朝都有制作。
它们好用,但主要用于隘口要道的防御。
可烟花李这个手握的雷,可以随身携带,要用的时候,点着引线,一把扔出……
这在战场上太好用了啊!
只是外用为瓷,行军路上太易碎了。
战场上各种情况复杂,这种随身携带的雷,要经得过糙,还要轻,要好扔。
贾琏为他们每一个人服务,要什么给什么。
只希望能尽早装备到战场。
家里的事……
这边顺利了,家里不论出什么事,都能将功抵过。
他在这边卖命,贾敏却转天就收到了天津的回信。
她的心——定了。
皇帝看过暗五的回信,确定俞知府真的依贾敏所言,以言语设伏石井和中村,心定的同时,对贾代化、贾代善甚至贾敬的死,到底又心痛了些。
明明能君臣一直相得,明明能传代的君臣相得,明明可以写进史书成就一段佳话,可结果……
他去寿康宫看望老头子了。
可惜老头子除了吃除了喝除了拉,啥都不知道了。
他陪着喂了几口水,到底走了。
不过,转头皇后就找了由头和荣国公主贾雯,一起亲切召见了史老太君和邢氏、贾敏、贾玟,待她们回府的时候,各拿了好些赏赐。
自从贾代善去世,贾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如此在皇家得脸了。
说不感慨那是假的。
这段时间东府的侄媳妇沈氏,一直得赏,老太太庆幸的同时,也未尝没有遗憾。
如今终于轮到西府了。
“母亲,您现在还担心吗?”
贾敏看她娘坐着有些发怔,亲自奉了一杯茶过去。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贾母接了女儿的茶,“等着吧,以后有你忧心的时候。”
“噗,我肯定不会像您似的。”
贾敏腻到老太太身边,“我还有大嫂帮忙管着黛玉和长安呢。”
她想大嫂了,女儿黛玉也想了。
“真希望她能马上回来。”
“……”
贾母无语的想敲人。
但这个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的。
“沈氏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
贾母叹了一口气,“老家那边……,她恐怕还要整顿一番。”
贾敬下葬,也要选黄道吉日。
贾母看过黄历,还要个几天。
“她年纪也渐大了,你做小姑子的不说分忧,帮忙照顾玥儿,还想劳动她照顾黛玉和长安,你……”
“哎呀,大嫂有多喜欢黛玉,您又不是不知道。”
贾敏服了她娘,“我要不让她管,她恐怕还得跟我急。”
贾母:“……”
“至于玥儿,您看,她自己都没怎么管。”贾敏笑,“完全是您的孙女、外孙女们管着。”
搞的她女儿小小年纪,就开始操心看着长大的小玥儿。
“嗯,这样一看,沈氏确实偷懒了。”
贾母被女儿说笑了,“鸳鸯,把今儿皇后娘娘和公主赏的拿出来,一会儿等姑娘们来了,让她们一人选一件去。对了,把尤氏和可卿那孩子也叫过来。”
沈氏之前得赏,不拘什么,都会让大家同喜。
贾母一辈子收藏颇多,倒也不是吝啬之人。
于是这天,尤氏也跟着沾了光。
她是昨天收到贾珍家信的。
这才知道过徐州府时,一家被刺之事。
好在都是有惊无险。
尤氏虽怀着身孕,还是在菩萨面前,许了三天素,请菩萨保佑一家子平平安安,无病无灾的回来。
“放心吧,只要你安安生生的,他们必能安安生生。”
贾玟受命看顾这边照顾尤氏,早就搬了过来,“皇后娘娘和公主今儿也赏了我不少,走,都到我那里再选一样去。”
“那就多谢姑母了。”
尤氏大大方方的应了。
她在老太太那里得了一支金钗,四姑姑那里得了一枚玉坠,三姑姑这里不要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在所有一切,婆婆和她以及可卿都能照顾回来。
至晚间,赵姨娘过来看女儿,发现她的首饰又多了好些,心里面不知是该叹气,还是该咋的。
探春啥啥都有。
环儿……
要不是宝玉也没有,赵姨娘都要难受了。
……
金陵,九房十房如丧考妣。
不仅学堂的账目公开了,族中的许多账目都公开了。
而这些,大都是他们九房、十房管着。
以前,其他各房也不是不知道,他们有些猫腻,但他们两房势大,京里的宁、荣二府不插手,就只能忍了,如今……
听到可以重新分钱,谁会不要?
可是这里面的许多钱财,都让孩子们的婚丧嫁娶花用了大半。
而且这些年,家中的花销也远胜其他各房,如今急拿,就得卖田卖房。
九房十房如何愿意?
两房老太太连着几日想要求见沈柠,门房理都没理。
惹了太太,这时候让他们上去回话,不是害他们吗?
这一个不好,他们连门房都当不了,是被赶到庄子上种田。
涉及到一辈子的生计,哪怕两房给他们塞钱子,也没人敢搭理。
此时的沈柠,才不会管他们两房狗屁倒灶的事。
她又收到了知府夫人的拜帖。
前两日可以说旅途劳顿,现在再推脱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毕竟人家是父母官的夫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老家在这里,就得给面子。
“准备着,来了说一声。”
沈柠一边拉女儿学走路,一边吩咐。
“是!”
丫环们应下了。
于是,守在巷道,还想找机会进去的九房十房老太太,便看到了知府夫人的车驾。
两人面上一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