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此时的王珪正拿手拄着案几,心里盘算着修路大事。

注意到众人齐刷刷投来的视线,王珪不禁心里暗骂几句,巴掌‘啪’的一声死死盖在脸上,全当没看懂同僚的示意。

自家小儿子王敬直虽有些古板,但从小通读儒家典籍,是个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又素与李斯文交好。

所以今天这事,绝不可能是冲着自己来的。

而且,他王珪今天还能好生坐在太极殿里,全仰仗李斯文在修路工程上的鼎力相助。

想让他出马唱黑脸,不可能!

诸大臣见王珪不愿,不满的咂了咂嘴,而后又默契的将视线,转移到了魏征头上。

这人刚正不阿,经常以死劝谏,让他唱黑脸,拂一拂曹国公府的面子,再合适不过。

在诸臣的眼神撺掇下,魏征嘴角微抽,这群吊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那种!

抬头看向李二陛下,见他面无表情,根本看不出喜怒,只是朝自己这边微微点头应允。

君命难违啊...

事已至此,魏征也只好不太情愿的出列,言语衰垂,却难掩其中冷肃:

“蓝田公可知,你今日此举有违朝仪?”

“朝仪?某差点横死街头,哪还顾得上礼仪!”

在魏征一脸不可置信中,李斯文冷笑一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而后大力扯开胸前衣襟,露出那道已然结疤的狰狞伤痕。

嗓音干哑着控诉道:“昨夜在平康坊,淮安王府李孝慈纵容家仆行凶,这伤就是铁证,还请陛下给臣做主!”

群臣定睛一看李斯文胸前伤势,目光皆是一凝。

李斯文能好端端跪在那里,就说明这伤并不致命。

可这道从上到下,几乎横贯整个胸膛的大伤口,也绝对是冲着要人命去的。

好家伙,有人在上元夜当街行凶,受害者还是大唐的一位开国勋爵,实权国公的爱子...

若李斯文此言不假,那淮安王府今日怕是难喽。

有些语塞的魏征只觉得头皮发麻,这小家伙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伤口不在家安生养病,怎么跑到太极殿里闹事?

回头注意到李二陛下‘继续问下去’的眼神,魏征实在无语,你好奇为什么自己不开口,全让他来当这个坏人?

越想越气,魏征憋着一肚子坏水问道:

“蓝田公,还请将昨夜事情缘由细细道来,若真有冤情,公正如陛下,定会为你做主!”

李斯文早有准备,抖开伪造的验伤文书,言语沙哑而悲愤:

“此证明乃王医正亲笔,刀伤深可见骨,医正还曾感慨,若是就诊时间再晚上些许,臣极有可能失血过多,丧命当场!”

此言一出,诸臣面色大变,这话可不兴说!

知晓昨日之事的李二陛下,自然不可能信了李斯文的鬼话。

只见他面色低沉,大手一挥,太常丞兼侍御医甄立言,便受命出列。

耆耄老丈稳步走来,接过李斯文手中文书细细观摩,而后朝着龙椅方向一拜:

“禀陛下,此文书确实是王医正亲笔所写。”

言罢,李二陛下脸色惊怒交加,身体前倾,沉声命道:“还请甄老再为蓝田公诊断一二。”

“自无不可。”

甄立言受命回转,下上打量李斯文样貌,扶须笑道:“圣上金口,还请蓝田公配合。”

“那就劳烦甄翁了。”

李斯文恭敬的撸起袖口,将手腕递送给甄立言,只见其袖口中探出一只枯皮老手,把在他的手腕上。

甄立言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5),至贞观七年(633),已然八十七岁高龄,位居当世名医之列,尤擅本草,兼治寄生虫病,通晓养生之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问李斯文为何知晓得如此清晰,只因为这人曾与徐家老太爷徐盖是君子之交,当年战乱躲到徐州,还教过便宜老爹医术。

按辈分来算,李斯文叫他一声祖父或者阿翁,都算是名正言顺。

“嗯...蓝田公这伤...”

在甄立言似笑非笑,别有深意的眼神中,李斯文扯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脸,眼巴巴的瞅着:

“那什么...甄翁,小子这伤...是不是险些要命?”

王医正你可千万给点力,若是被点破了欺君之罪,咱俩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甄立言虽然上了年纪,但托兄长甄权的福,一手颐养功夫还算到家,远没到老眼昏花的时候。

见李斯文朝自己眨眼,想起今天清早,学生王璇文的拜访,便秒懂这俩人的意思。

捻着胡须,眼窝凹陷中的一双乌黑眼睛,流露出几分笑意,微微颔首示意李斯文安心后,甄立言便对着李二陛下拱了拱手,老脸上满是庆幸:

“此次蓝田公吉人天相,伤势虽然骇人,但却幸运的没出什么差错。”

“再加上事后诊治的及时,敷在伤口的药也是上等,以老朽之见,不出两月,此伤便会痊愈如初。”

你老可真是太给力了!

昨夜因为时候太晚,再加上王医正拍胸脯保证没差错,李斯文也就没贸然登门太医署。

而今天不过两次对视一道眼神,甄立言就能理解自己的意思,顺势配合...而且还没有一句假话!

李斯文心存感激,同时打定主意——等将来闲暇时候,一定要把这位老翁接到汤峪,好好尽一尽晚辈之孝。

反正甄权和甄立言这对兄弟,也没个后人在世,一生着作也尽数失传,只留残篇收录在药王的《千金方》中。

如此盘算着医院兴隆,李斯文声音凄惨,配合甄立言的诊断,哭诉着李孝慈的猖狂行为:

“昨夜某家家眷路过平康坊,不料却遭李孝慈恶语相向,其人身为皇室,却对外来蛮夷极尽谄媚。”

“倭国使节见色起意,李孝慈为了讨好蛮夷,便联合恶仆数十,意图强抢臣之妾室,逼良为娼。”

此言一出,殿内诸大臣神情各异,不时侧身打量皇帝,眼神古怪。

而李二陛下脸色已经阴沉似水,头上青筋跳动,明显是在极力压抑着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