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血泪史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就在小金才飞出百里之遥后。
鹰嘴崖的悬崖上,有数百人从山林里钻了出来。
来的,正是数百里苗岭的统治者——苗王,和他的子民们。
苗人的探子是抓不完的。
他们本就生活在大山岭里,山洞里、大树上、草丛里,哪哪儿都藏着眼睛。
山崖下,十里开外大营的情况被这些人看得清清楚楚。
见到苗王驾到,马上有人给他汇报情况:
“鼓藏头(苗人对王的尊称),汉人的大营内已经颠起来了,据小子们的探报,至少有三千人中了大师的癫蛊。只可惜,大师几日前暴露了身份,被那个狗皇帝下令五马分尸了。”
蛊王的死,对苗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养蛊能被尊称为大师的,找遍数百里苗岭也就这么一人。
苗王的眼里闪过伤痛和狠厉:
“大师此次出山,为的是协助本鼓藏头对付朝廷大军,现在,我们与朝廷之间已经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候,本鼓藏头只问你们一句,你们想死吗?”
“鼓藏头,我们不想死!该死的是他们!”
“他们害死了我们的小鼓藏头,他们杀了我们的大师,我们要血债血偿。”
“来了就别想走,杀死他们的狗皇帝!”
“......”
显然,山民们的这点热血还不足以让苗王动容。
他将目光投向敌人的大营方向,语气低沉道:
“我曾祖父在我十岁的时候,就给我讲过一段数百年来中原朝廷镇压我们族人的血泪史。
他说,在邶国建国之前,我们的族人有两支,一脉在岭南,一脉遍布整个西南,我们西南这支人数高达百万之众。
但就在汉人建了邶国后,那个邶太祖派遣大军进入了西南,还试图通过武力来征服我们的先祖。
族人们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团结起来,一个苗寨动辄聚居数千人,只有这样的大寨子才能与邶军相抗衡。
只可惜,遇到兵强马壮的邶军,不到十年就死了三分之一的男丁。
或许是,历代鼓藏头从未被中原朝廷征服过,又或许是苗家儿郎都是悍不畏死的勇士,哪怕他们最后丢失了西南大部分的聚居区,邶军依然没有放松过对我们先祖的警惕。
随着邶军占领西南后,就在族人们的聚居区搞起了一些骗人的手段。
他们把我们先祖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头人制度推翻,改为由朝廷委派一定任期的官吏(流官)来管理。
历代朝廷的那些个流官们,坏透了。
他们贪得无厌,他们是一个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他们不想让我们保留自己的习俗,并妄图用他们的习俗来同化我们。
但凡我们独有的,都是被禁止的!
邶国有一任皇帝,听从了西南某任布政司的建议,把数十万中原人移民到了先祖们的聚居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