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一时间,店铺中的生意热火朝天,竟然出现了制作赶不上销售的情况,一度将一块香皂炒到了三百两的高价!

甚至有懂事儿的将这些东西进贡给马皇后,马皇后见之也十分欣喜。从此,‘落英馥铺’接到了大量皇宫的订单。

在如此火爆的产品之下,必然带了极高的利润,仅仅在上市的第一个月,就获利近两万贯!

当姚广孝将账本送到朱雄英的面前的时候,朱雄英显然还有些不大满意,又告诉姚广孝,可以和各地的商人进行合作,拍卖每个地区的专卖权,让他们在京城总部进行进货,将产品卖往全国各地!

此后,香皂和香水的销量进行暴增,随后,朱雄英又指示道,降低产量,维持在高利润,以垄断控制价格,从此之后,销量逐步稳定下来,月利润维持在十五万贯到二十万贯之间!

但在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姚广孝和朱雄英都察觉到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这个时期,大明发行宝钞,并规定宝钞一贯等于 1000 文铜钱,等于白银一两,等于四分之一两黄金。然而,在实际的货币流通过程中,情况却并非如此。

民间更倾向于使用白银或者铜钱进行结算,因为白银相较于宝钞,更加保值。也就是说,此时一贯钱的实际购买力已远不及一两白银。

按照朱雄英和姚广孝的估算,实际一贯钱的购买力如今仅有半两白银。这表明宝钞已经严重超发,这对于大明的经济而言,绝非一个好消息。

再者,前元时期,白银作为国际流通货币,大量流入西亚地区。据统计,元朝这九十多年间,白银外流的数目可能高达 2 - 3 亿两之多,这使得大明的白银储备大幅降低。

加之中国本身并非主要的产银国家,此时大明白银年产量仅在 30 万两左右。并且,明朝还实行海禁政策,这使得大明难以通过贸易渠道获取海外白银。

所以,朱元璋发行宝钞,试图用宝钞取代白银的贸易地位。但是,宝钞与白银挂钩,而大明又没有足够的白银作为储蓄金,再加上缺乏合理的经济规划,宝钞肆意滥发、超发,甚至民间还存在宝钞造假的现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加剧了宝钞的贬值。

直到弘治年间,宝钞几乎已不再作为主流货币使用,政府税收大多采用白银、实物或者铜钱征收,宝钞逐渐沦为一文不值的废纸。

因此,朱雄英推测,这个时期负责给朱元璋制定货币政策的人,多半是个对经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哪有这般疯狂收割自家百姓财富的做法。

朱雄英心想,是不是该找个合适的机会,将此事向老朱提一提。再这样下去,大明的经济恐怕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活力。

而这个机会,很快就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