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请陛下下旨吧,不过认个错而已,百姓定会体谅的。”萧瑀连忙附和。

这几人都是世家在朝中的代言人,本身也是世家出身。

李世民目光扫过他们,眼底阴云密布。

个个嘴里喊着百姓。

好像自己所做全是替百姓着想。

这算什么路数?

既要当恶人,还想立贞节牌坊?

百姓落到这地步,到底是谁造的孽?

最后反倒把账算到朕头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

“这事……朕已心中有数。”

“诸位爱卿为民为国的热忱,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但朕自有主意。”

“各位还是少操这份心,管好自己的差事吧。”

李世民声音低沉地说道。

“陛下,如今朝廷粮仓空虚,真是山穷水尽了,还请别再死撑!”

“陛下,这话您说了三天,可百姓的日子还是没半点起色。”

“请陛下莫要误国误民,为了天下苍生,您该如何抉择,想必心里清楚。”

“对啊,陛下!”

这话一出口,群臣又炸开了锅。

仿佛今天李世民不给个交代,他们绝不罢休。

裴寂、萧瑀、王珪互看一眼,暗自偷笑起来。

这李世民还能有什么招数?

除了罪己诏,还能玩出啥花样?

屁都没有!

嘿嘿……

想跟咱世家斗,简直是自取灭亡。

老老实实跟世家合作不香吗?非要学那杨广,挣脱世家的手掌心?

活腻了!

哼!

李世民望着下方群臣还喋喋不休。

“够了!”

“朕说了有办法,可你们还是如此热心,既然这样……”

“工部尚书何在?”

李世民猛拍龙案,低吼一声。

立政殿刹那间鸦雀无声。

“陛下,臣在!”工部尚书昂首迈出队列。

“今年治理水患、疏浚河道的工程可已开动?”李世民语气沉稳地问道。

“回陛下,正在筹措准备,十日后即可全面展开。”工部尚书恭谨答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抹深思。

他回忆起李君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

略一整理思绪,他继续开口:“甚好。”

“修筑河堤、疏通水道,需召集大量劳力。”

“即刻下令,招募民间百姓为朝廷效力,工钱由国库支付。”

“与此同时,长安城十八主街的翻修工程也一并启动。”

“同样雇佣城中百姓,工钱分文不少,全由朝廷承担。”

“工部回去后再仔细排查,看还有哪些工程需动工。”

“所有计划汇总上报,皆交由百姓承接。”

“这些工程用工量巨大,工钱发放务必及时。”

“如此,百姓有了收入,撑到三月新粮入市,便不再是难事。”

“这便是以工代赈,解民困之良策。”

“工部尚书,你有何看法?”

李世民端坐龙椅,目光如炬,俯瞰殿内众人。

工部尚书瞪大双眼,满脸惊愕。

他细细品味着李世民这番指令。

这法子……

往年这些工程都是世家包揽,赚得满载而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如今,竟要直接交给百姓去做!

如此一来,百姓手握银钱,买粮无忧。

朝廷的进度也不会因此耽搁。

实在是妙到极点!

工部尚书暗自叹服,心服口服。

可他身为世家一脉,面对这妙计,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他沉默不语,前方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却双目放光。

“此计大善!”

“陛下,就按此法执行!”

“百姓既出力又得利,眼下难题瞬间化解!”

房玄龄激动得声音微微颤抖。

“陛下圣明,这计策堪称神来之笔!”

“不愧是陛下,竟能想出如此高招!”

杜如晦赞叹连连,毫不掩饰敬佩。

“陛下,臣全力支持此法。”

“当下再无比这更绝的办法!”

长孙无忌急切点头,语气坚定。

裴寂、王珪和萧瑀三人对视一眼,眉头紧锁。

他们先前对李世民的轻视,此刻凝固在脸上。

这主意……

呃……

李世民怎能想出如此奇谋?

实在是独辟蹊径,让人瞠目结舌!

以工代赈,妙得让人拍案。

裴寂三人内心暗赞,却无言以驳。

这法子如此无暇,若再反对,私心未免太露骨。

大殿霎时陷入死寂。

刚才的喧闹已彻底消散。

群臣面面相觑,皆闭口不言。

此计一出,他们的话路被堵得死死的。

天哪!

陛下憋了三天,竟真憋出个绝世奇策!

殿内百官哑然失声。

他们再也挑不出刺来。

根本无法动摇李世民的决断。

“诸位无言以对了?”

“既如此,今日朝会到此为止。”

“此事交由工部全权操办。”

“杜大人与魏大人,你二人负责督察。”

“退朝!”

李世民干脆宣布,声如洪钟。

杜如晦乃尚书省左仆射,魏征为御史台大夫,监督此事正合其职。

李世民心情大好,起身离去。

他同时命内侍传令,召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前往甘露殿。

他欲与三人细商李君献上的三条制世家之策,看是否可推行。

若不趁现在压制世家,李世民心知,后患将无穷。

乱世刚平,世家尚未恢复元气,正是下手良机。

再过几年,世家休养生息,实力巅峰复现,朝廷恐难再控。

百官呆望李世民背影远去。

裴寂、王珪和萧瑀三人沉默无语。

还能说什么?

谁也没料到,李世民竟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唉……

世家官员叹息阵阵,神情低落。

他们似败军之将,低头耸肩,结伴离殿。

“陛下才智无双,这般妙法也能想出!”

“太绝了,实在是绝妙无比!”

房玄龄仍难抑赞叹之情。

“可不是嘛,陛下藏了三日,竟有如此奇谋!”

“妙哉,妙不可言!”

杜如晦连声附和,感慨万千。

“玄龄、克明,这主意莫非不是你们与陛下共谋?”

程咬金挠头,满脸不解地发问。

秦琼、李靖和尉迟敬德等人也疑惑地望向他们。

这话听来,这计策竟与他们无关?

怎可能如此!

谁不知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是陛下的智囊团。

几乎所有国策皆出自他们之手。

可这次……他们竟毫不知情?

众人心生好奇。

房玄龄苦笑摇头:“非也。”

“这法子全凭陛下自创。”

“不得不说,陛下之才远胜我等!”

“正是如此,我原以为大唐智者首推玄龄与辅机。”

“可此番过后,我才知陛下一直在藏锋!”

杜如晦叹道:“陛下胸藏天地,还有三策未露呢。”

他言及的三策,正是李世民分析世家时提及的。

此事未公开,他不便细说。

但对李世民的敬佩已溢于言表。

长孙无忌也叹息一声,深表认同。

“陛下还有三策?”

“克明,快说来听听!”

李靖好奇不已。

“陛下尚未讲完,我亦不知全貌。”

“待时机成熟,陛下自会揭晓。”

“陛下深谋远虑,暗掌全局啊!”

杜如晦感慨连连。

众人闻言,皆深以为然。

魏征随行在侧,听着他们议论,心思已飘远。

陛下厉害吗?

这计策不还是从李公子那讨来的?

那三策,不也出自李公子之口?

李公子……

真乃神人也!

听着杜如晦等人言辞,魏征对李君愈发折服。

半途,公公拦下房玄龄三人,引他们前往甘露殿。

甘露殿内。

李世民正悠然品茶。

心情舒畅无比。

被那群人压了三天,今日终于一雪前耻!

瞧瞧那帮家伙的脸色,真叫人解气。

此策不仅断了世家财路,还惠及百姓。

真是一举两得!

君儿果真奇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国士无双也!

这小脑瓜怎能想出如此妙计?

李世民满心佩服。

“陛下,您召我等前来。”

“恭贺陛下,此计巧破世家围困。”

“便是诸葛孔明在世,怕也难及陛下!”

“正是如此,陛下此策让我等自惭形秽。”

“我们未能助陛下分毫,实无颜面对陛下。”

房玄龄三人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斜瞥他们一眼。

点了点头。

“坐下吧。”

“此番召你们来,是想问问。”

“可有克制世家的良方?”

“世家愈发猖獗,朝堂之事,你们有何高见?”

李世民直奔正题。

房玄龄三人顿时领会。

陛下这是要谈三策中的最后一条——庙堂之策!

“陛下,这几日我确有些想法。”

“不妨扶持部分世家,让他们自相争斗!”

房玄龄沉思片刻,道出己见。

“难矣!”

杜如晦却立刻否决:“扶持小世家无济于事。”

“除非对七大世家下手。”

“可那七家如铜墙铁壁,分化他们难如登天!”

长孙无忌点头附和:“不错。”

“七家抱团极紧,分化不易。”

“稍有差池,反被他们钻空子,朝廷反受其害。”

房玄龄叹息一声。

方才的热情瞬间冷却。

这主意可是他苦思良久所得。

除此之外,还能如何?

“陛下,您的妙计是什么?”

杜如晦凑上前,满眼期待地问。

“是啊,陛下!”

长孙无忌猛抬头:“您的庙堂之策是什么?”

“陛下请讲,我等洗耳恭听!”

长孙无忌紧握拳头,激动道:“这三日我等寝食难安。”

“陛下快说这庙堂之法吧!”

陛下藏了几天的计策,今日终要揭晓。

三人神色肃然。

李世民咂咂嘴。

早知道我早告诉你们了。

这不也是昨日刚得知的嘛。

李世民抿了口茶,身子前倾。

“朕欲重开科举!”

从甘露殿迈出,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三人脑子一片迷雾。

陛下说了啥?

开科举?

我的天,这想法也太大胆了吧!

可听着陛下的分析,他们又觉得似乎真有道理。

对付世家在朝堂上独霸天下的局面,好像只能靠这招,引入新血与他们抗衡。

但若这政策真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