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但现在有人却告诉他,原本承接了老爹衣钵的朱允炆,自己连面都没有见过几面的那个大侄子,最后非但不感谢他们这些,替他守住了大明边疆的叔叔们,反而还要在当上皇帝的第一时间就把他们赶尽杀绝。

这特娘的还有没有天理啊!

“爹,这样忘恩负义,不懂得大局的白眼狼,你干嘛还放他去就藩,我看直接杀了一了百了。”

朱樉恶狠狠的道。

“哼!”

“那是你大哥的亲儿子,咱能杀吗?”

“再说了,允炆才多大,他能知道什么,还不是在咱死了之后,有人一直在他耳边煽风点火,说你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叔叔会造反,迫不及待的想要夺了你们的权,好彻底掌握咱大明的权利。”

朱元璋在当初蓝武把这些事讲给他听的第一时间就知道建文朝削藩是为了什么。

这就是江南那些文臣的手段。

他们其实一点都不笨。

做出那些事情也不是毫无一点逻辑的。

他们急切的削藩,就是要趁着朱允炆刚刚做了皇帝,立足不稳,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基本盘,故意夸大诸多藩王的威胁,让朱允炆担惊受怕,直接动手削藩。

他们要的就是皇室内斗,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毕竟当时朝堂上的情况是老朱刚刚动手屠杀了一大批武勋中的中坚力量,以李景隆、徐辉祖为首的新生代二代武勋还没有真正接收完老朱留给他们的权利真空。

而以朱棣为首的塞王们却守在边疆,掌握着大明的军权,虎视眈眈的盯着朝堂,盯着那些文臣。

只要有诸多藩王在边疆握着兵权,那些文官就不敢完全架空朱允炆。

而一旦朱允炆当了几年皇帝之后,一定会逐步建立自己的势力,握住独属于自己的兵权,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又要被武勋压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然,他们就要让朝堂乱起来,让武勋和皇室,皇帝和藩王之间内部消耗,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坐收渔翁之利,篡夺大明的权利。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做的太过火,而当时武勋、藩王的势力又太过巨大。

若是一两个藩王自然任由他们拿捏,但当所有的藩王和武勋联合在一起的时候,其势力是不可想象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所有的武勋和藩王在朱棣造反后,立马就选择了作壁上观,根本就不去和朱棣消耗,甚至还在暗中帮助朱棣造反。

这也是为何每次朱棣眼看就要被消灭的时候,却每次都能神奇的化险为夷的原因。

说的明白点,靖难本质上就是大明所有武勋和藩王默许了的压制文臣夺权的一次军事政变。

当然顺带着自然也就换了一个皇帝。

而也正是看到了这最底层的逻辑,朱元璋才会在蓝武和他讲述了这些未来之后,毫不犹豫的放弃了朱允炆,转而选择了朱棣。

在他看来,那些文臣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自己明明已经给了他们机会,从武勋手里给他们让渡了那么多的权利,他们只需要帮朱允炆保住皇位就可以了。

但他们还不满足,他们好似一刻也等不了,就是要立刻把大明变成另外一个大宋。

要把大明的皇帝彻底变成听话的傀儡。

这才是看过未来之后,让朱元璋最无法接受,也是最感觉心寒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