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高楷面沉如水,叹道:“兵过如篦,匪过如梳,这乱世之中,民生多艰。”

“传令,免除广武百姓徭役、赋税,赈济灾民,安定人心。”

众人皆赞:“主上仁德。”

此间事了,高楷来至县衙,正与麾下文武商议善后之事,忽见一员斥候匆匆来报。

“禀将军,敌将赵元谦率军前来,已至琵琶山。”

杨烨不由庆幸:“若非主上运筹帷幄,先一步斩杀刘耀,收复广武,待赵元谦大军一至,我等必然进退两难,疲于奔命。”

“是极!”众人齐声附和。

高楷摆了摆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刘耀仅为先锋,便如此骁勇,那赵元谦高居一方大将,更不可小视。”

“我等还需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众人神情一凛,慨然应诺。

高楷转而问道:“赵元谦主力兵马,经何处行军?”

琵琶山横贯兰、凉二州,为天然交界。拢共三条山道,可供通行。

自西向东,分别为武安戍、白亭戍、明威戍。

武安戍最是崎岖艰险,堪比蜀道之难,白亭戍次之,稍有险途,而明威戍一片坦荡,极易通行。

不知赵元谦作何抉择?

斥候拱手道:“禀将军,三戍皆有敌军踪迹,少则万余,多则三万兵马。”

“我等竭力探查,却不知赵元谦所在何处。”

“故布疑阵?”高楷眸光微眯,“没想到,这赵元谦行事如此谨慎。”

三路齐出,各有兵马,令人难辨虚实。

唐检开口道:“主上,赵元谦三路大军齐发,不可不防。”

“不如各派兵一万驻守,以免措手不及。”

“不可。”杨烨断然摇头,“赵元谦为人狡诈,欲以此计,诓骗我等入毂,万不可趁其心意。”

“主上,不妨另辟蹊径,引他前来广武,以逸待劳。”

“哦?”高楷好奇道,“你有何妙计?”

杨烨娓娓道来:“记室参军邓骁新降,不妨让他书信一封,传达捷报,隐瞒刘耀死讯,赚赵元谦入城。”

“我等可隐于城中,暗设刀斧手将其擒杀。”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此为请君入瓮、擒贼先擒王之计。

一旦成功,西凉兵马必然大乱,可从容击溃。

宇文凯赞叹道:“杨长史足智多谋。”

“此计甚妙。”高楷颔首一笑:“杨烨,有劳你说动邓骁,促成此事。”

“是!”杨烨胸有成竹,“主上坐观成效即可。”

这记室参军邓骁,一朝沦为阶下囚,已有自知之明,为免遭受皮肉之苦,忙不迭地应下。

过不多时,城门大开,三员铁骑各携一封书信,直奔琵琶山三戍。

高楷不由赞道:“此计或可一石二鸟,助我等探知赵元谦主力所在。”

“即便他识破,也无妨,我等可另想他法,御敌于兰州之外。”

杨烨矜持一笑:“微臣班门弄斧,让主上见笑了。”

高楷淡笑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你有子房之才,何须自谦。”

……

且说琵琶山中,白亭戍,一支西凉铁骑正沿着山道,缓缓行军,为首者虎背熊腰、须发贲张,骑一匹汗血宝马。

正是大凉右武卫将军——赵元谦。

身侧,一人头戴幞头、身披紫袍,腰缠金带,却是麾下幕僚——关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