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徇私舞弊 (2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沈不韦称赞道:“由此法运粮,损耗大降。”
高楷赞同,从洛阳到长安这一段,着实是漕运一大痛点。
分段运输、增设仓储,正可降低损耗,不至于十不存一。
都水监邓洛拧眉:“虽如此说,但从水路转陆路,三百里崎岖山地,耗费人力畜力甚重。”
“至少,要六千辆牛车才够。”
高楷叹了口气,这时代,交通不便,水运、陆运,皆困难重重。
陆献这计策,只能降些损耗,却无法治本。好在,开国之初,长安城人口不算太多,粮食需求可从关中调运。
不过,天下一统之后,人口必然大增,必须防患于未然。
“先按此法转运,若有不足,再查漏补缺。”
“是!”
至此,陆献为明经科榜首,毋庸置疑。
然而,接下来这进士科状元,却争议不断。
这时节,进士科第一名,自是状元,第二、第三名,却为榜眼。
只因金榜之上,状元居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形似人眼。
并无探花,只在新科进士曲江宴游时,选最年少者为探花郎,以此戏称。
这状元之争,便在陈昂与陆明德之间展开。
对比两人朱卷,陆明德才华更胜一筹,偏偏他是吴国苏州人。
试想,大秦开国第一次春闱,这进士科状元,却颁给一名吴人,让国中举子情何以堪?
裴季拱手:“陛下,陈昂才华只是稍逊一筹,并非天渊之别。”
“让吴人为状元,我大秦举子却屈居人下,传扬开来,岂不让人耻笑,说我大秦无人?”
窦仪不赞同道:“当初,既让陆明德参与春闱,便不该设限。”
“如今,他一身才学,远在陈昂之上,不让他做状元,岂非不公?”
两人争执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看向上首。
“还请陛下一锤定音!”
高楷笑问:“三位宰相有何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景略回言:“微臣愚见,既是我大秦科举,理当钦点国中举子为状元,让陆明德为榜眼,并无不可。”
徐晏清笑道:“陛下一向推崇公平,陆明德才华更胜,正该为状元。”
“试想,我大秦不因他国士子而另眼相待,反倒一视同仁,传扬开来,吴、魏二国大才,岂不云集景从?”
高楷笑了笑:“杨烨,你有何看法?”
杨烨拱手:“微臣愚见,无论吴国、魏国,都是汉人苗裔,华夏子民,不该心存偏见。”
“何况,大秦志在混元天下,一统神州,需有囊括四海,包容宇内之大气魄。”
“说得好!”高楷大笑,“此言正合我意!”
他拿起陈昂、陆明德二人朱卷,浏览一番。
针对刑狱用舍,陈昂所说,只为宽仁减刑,老生常谈,并无新意。
陆明德却言之有物:“两仪亭育,蓄严刑于积阴,四序平分,降明罚于秋序。”
“……”
“石渠未灭,岂得辄议寝刑,中岳既封,自可专循大礼。谨对!”
高楷赞道:“虽有些书生意气,但言之有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立新朝,也该听听不同的声音,兼容并包!”
他提起朱笔,蘸墨,写下“钦点状元”四个楷字。
即日起,武德元年春闱,进士科状元,为陆明德,第二名陈昂,与第三名、蓝田县举子朱余庆,同为榜眼。
“陛下圣明!”群臣异口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