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朱元璋已经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现在朝廷甚至连一点防备都没有。

“难民大概多少人?”

听着朱元璋的问题锦衣卫也是连忙答道。

“今早在江宁附近就有着数万难民在那里聚集,原本还在镇江府兵的控制下。

但不知道为何突然暴动了起来,几乎是瞬间就冲了过去开始往江宁和应天逃难!”

朱标听完思考了片刻便说道。

“如此规模的难民,已经在那里待了数月都不曾离去,如今突然暴动其中定有隐情!”

“嗯,咱知道了先下去吧。”

朱元璋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静静的看着江宁的方向。

直到李善长等人求见的时候才缓缓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都在门口站着干什么?都给咱滚进来!”

随着朱元璋的怒吼,三人也是连忙走了进来躬身行利。

但腰还没弯下去就被朱元璋给打断了。

“别他娘的来这套,先看看这个!

看完之后再跟咱说话!”

说着朱元璋就将影子调查的情况给三人看了一下。

三人看着上面事无巨细的描写,冷汗也是流了下来。

刘三吾倒是还好本来就是一个翰林院学士,这事本来就和他没啥关系。

而宋濂和李善长就不一样了。

浙东和淮西集团的领头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

特别是李善长,这个郭济还是由他举荐上去的。

这个锅他无论如何都甩不掉。

他们只是没想到朱元璋会发现的这么快。

而且还被人捅了这么大个篓子出来。

除去刘三吾外,两人直接齐齐跪了下去。

“出了如此之事老臣未察,还请陛下降罪!”

不愧是两只老狐狸,说的话都是一样的。

不过朱元璋可不是听他们来放屁的。

“都闭嘴说正事,你们这些破事等镇江的事情结束后咱再给你们好好算!”

刘三吾是最先开口的。

“陛下,还请速速拿了郭济,将他压入刑部大牢。

再派遣一位干吏前往镇江主持大局!

最后再由朝廷拨粮救灾,此难了可解!”

李善长听完刘三吾的话后也补充道。

“应天附近可以先安置一些难民营,让难民在城外歇息,等到镇江府的问题解决后即刻遣返!

若是有灾民闹事也应当强力镇压,以防生变!”

听着两人的话朱标和朱元璋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也是目前看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了。

“那派谁去呢?”

三人在沉默一阵后,宋濂率先开口了。

“老臣有一学生名为方孝孺,此人果敢刚毅,富有谋略,老臣觉得他定可主持镇江残局!

若此是从朝廷抽调,老臣反而觉得不妥。

若是抽调之人于此事也有瓜葛岂不是雪上加霜吗?”

宋濂说完刘三吾也是随声附和道。

李善长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的两人,却并没有选择开口。

只有有些不屑的看向宋濂。

现在还在想着插人这种事情,估计离死不远了。

若是这方孝孺真的可以解决这件事情还好说。

一旦出现意外宋濂必定受到牵连。

他可不相信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解决这件事。

所以还不如随了他的意思呢!

听着宋濂的举荐,朱元璋沉思了片刻后才开口道。

“咱知道了,那这件事就交给景濂你了,如果最后没有解决你是知道咱的手段的!”

说完后朱元璋站了起来走到李善长的身后说道。

“善长啊,去把郭桓拿了吧,咱记得他是这郭济的亲哥!

这段时间辛苦一下就由你来接管户部。

记住要拿出当年在滁州的水平来啊!

至于这郭桓先交给锦衣卫吧。

咱也是好奇他当户部尚书这些年到底瞒了咱多少东西!

咱要是查出来一个就剐他一刀!”

听到朱元璋的话后,李善长连忙开口说道。

“上位放心,若是此事没有最好,老臣愿以死谢罪!”

朱元璋在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后,问出了最后一件事。

“那江宁应该如何?也有灾民过去了该如何解决?”

朱元璋心中始终还是不放心江宁,现在他弟弟,他孙子,他儿子可都在江宁。

虽说现在有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看守,但若是真出了点啥事,这天可就真的塌了。

而且现在他的朱标也是不可能去江宁帮忙的。

现在的朝廷得全力运转起来了。

他负责杀,朱标负责捞。

这环节少了一个都做不成。

“上位,江宁现在虽然没有知县,但官仓还在,可以先让江宁县子主持大局。

等到朝廷解决了镇江之事后就可抽出手来帮助江宁。

而且现在大多数百姓都在前往应天。

江宁的压力要比想的小的多。

只需要坚持十日最后朝廷的钱粮就可以往江宁那边送过去了。”

但李善长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给打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可,十日太长了,难道现在朝廷赈灾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听着朱元璋的质疑李善长也是解释道。

“上位老臣重新接管户部也需要时间,而且如今这税还未收上来,国库也是有些紧张的。

所以分个轻重缓急,江宁灾民不多只要维持住便可。

但镇江已经民怨沸腾需要优先解决!”

就这样三人在和朱元璋商量出了具体方案后,也是连忙告退前去处理。

“标儿,你去去给老四写封密信,叫他务必看好老九和雄英。

若是这两人出一点问题咱那他是问!

还有让他多听听天德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

咱总觉得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也是应了下来。

“知道了父皇儿臣等会就去,不过要不要让影子都撒到江宁?

这样也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朱元璋听罢却摇了摇头。

“不可,这件事情的根在镇江,咱总觉得有什么事情是咱不知道的。

让影子潜伏下去!”

就在朱元璋安排的时候,宋府。

宋濂已经回到了家中,而他的面前则是站着一位青年。

“希直啊,这次机会可是老师好不容易给你争取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