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面前的众人“哗啦”一声,齐刷刷地跪地,由马谡带头。

“丞相,蜀汉如今危如累卵,朝堂动荡不安,百姓人心惶惶。”

“唯有丞相出山,方能稳住这混乱局面,重新凝聚人心啊!”

闻言,诸葛亮眉头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跪在马谡身旁的年轻探子,也满脸忧色地说:

“丞相,如今曹魏与东吴都在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趁我蜀汉内乱之时,出兵进犯。”

“我们内部若不能迅速稳定下来加强防御,一旦外敌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唯有丞相您能统筹全局,调配兵力,共御外敌!”

诸葛亮听着众人的话语,心中五味杂陈,神色恍惚。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眼神中满是感动。

他活至今日,不就是为了兴复汉室吗?

先帝托孤之言,时刻在其耳旁响起。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自那时起,诸葛亮便将兴复汉室作为了自己的毕生使命。

为此殚精竭虑,不辞辛劳。

可眼下的局面却让他陷入了两难抉择。

若自己出山,杨仪的新政必然会受到影响。

杨仪虽手段狠辣,但他推行的新政,如减轻赋税、鼓励农桑、整顿吏治等,都已初见成效。

百姓们的生活开始有了起色,朝堂的风气也在逐渐改善。

一旦自己出山,杨仪或许会因权力的变动而心生不满。

不仅如此,新政的推行也可能会就此停滞,如今的大好形势,也将化为飞灰。

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但若是不出山,等蒋琬等人被除,政令无法畅通,一国的运转必将陷入瘫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且,那些被处死文官的空缺,若无合适的人选填补,政务必将陷入停滞。

更为严重的是。

曹魏和东吴一直对蜀汉虎视眈眈,内部的动荡很可能会引来外敌入侵,蜀汉或将再面临生死存亡危机!

诸葛亮沉默许久,心中波澜难以平息。

他抬眸,目光缓缓扫过跪在地上的众人,声音略带沙哑:

“诸位,亮本想着隐退幕后,权当一试群臣,本意不过隐退三四五日,至多一月,便要重回朝堂整顿朝纲。”

“未曾想,形势变幻如此之快,这一试,竟过了许久。”

他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无奈。

随后,诸葛亮的视线落在面前桌子上那些关于曹魏异动的密信上。

回想这段时日以来,杨仪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惊喜。

诸葛亮原本略带迷茫的眸光,瞬间变得犀利如鹰。

“诸位。”诸葛亮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我决定了,此番还是不出山。”

此言一出,跪在地上的众人皆面露惊愕之色,纷纷抬头看向诸葛亮。

马谡更是忍不住出声:

“丞相,如今局势如此危急,您不出山,蜀汉该如何是好啊?”

诸葛亮目光坚定,神色平静:“杨仪虽行事果敢狠辣,但他推行的新政,已然让蜀汉有了向好之势!”

“百姓生活渐有起色,朝堂风气也在扭转。”

“若我此时出山,权力交接之间,新政必然受阻!”

诸葛亮的语气越说越坚定,甚至带着几分期待。

“我倒想看看,杨仪能否应对此番曹魏的来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