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一周后。

晨曦初照,礼部尚书李修怀抱一堆文书,脚步匆匆地赶往御书房。

到了御书房门口,李修稳了稳心神,整理好朝服,才抬手轻叩房门。

“陛下,臣李修求见。”

“进来。”

李修推开门,躬身走进,屋内的苏长青正伏案审阅奏折,抬眸见是他,便搁下手中朱笔。

“陛下,登基大典诸事基本筹备完毕,这是需您定夺的物件与流程详情。”

李修说着,将文书依次摆放在桌案上,小心翼翼地展开。

“这是大典所需的祭器样式图,按祖制,祭天需用九鼎八簋,材质、纹饰皆关乎大典规格与对天地的敬意,还请陛下过目。”

苏长青接过图纸,目光专注地审视,片刻后点头。

“这纹饰古朴庄重,彰显我大乾底蕴,就按此准备。”

李修又拿起一份文书:“这是大典当日陛下与百官所穿冕服、朝服的规制明细,冕旒数量、章纹绣制都有严格规定,确保合乎礼制。”

苏长青逐行查看,看完后点头。

“规制无误,做工务必精细,不可有丝毫差错。”

“还有这登基诏书的草稿,由翰林院资深学士们反复斟酌撰写,内容涵盖陛下即位缘由、治国宏愿,向天下昭告新皇登基。”

李修递上最后一份文书。

苏长青认真读完,拿起朱笔,略作修改后递还。

“如此便好,诏书用词需严谨大气,尽快安排誊抄、钤印。”

李修一一应下,收起文书。

苏长青看向李修,缓缓开口。

“李尚书,朕思索良久,决意改国号为大秦皇朝,不再沿用大乾这一国号。”

李修闻言,顿时大惊失色,手中的文书差点掉落。

他“扑通”一声跪地,额头紧贴地面,急切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国号乃一国之根本象征,大乾国号传承数百年,早已深入人心。

这不仅是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标识,更关乎天下百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骤然更改国号,天下人会作何感想?

怕是会以为陛下要推翻先皇创下的根基,此举恐会动摇国本,引发朝野动荡啊!”

李修抬起头,满脸忧色。

“再者,周边各国向来对我大乾虎视眈眈,如今听闻改国号,定会以为我朝内部不稳,说不定会借机寻衅滋事。

到那时,边境战火重燃,百姓又要生灵涂炭。

陛下刚刚即位,正是需要稳定人心、巩固统治之时,此时改国号,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还望陛下三思啊!”

苏长青站起身,开口道。

“李尚书,朕决意改国号,自然有朕的考量。

你只知大乾国号传承已久,却未看到改国号为大秦的诸多好处。”

“纵观古往今来,改朝换代、变更国号,无不是在破旧立新,开启一个崭新时代。

国号之变,宣告了旧秩序的终结与新统治的开端,带来全新的政治气象。”

“而朕要建立的大秦皇朝,‘秦’字蕴含深意。

秦,有勇猛、进取之意,象征着我大乾在朕的带领下,要如秦军般锐不可当,开拓疆土,让四方来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