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不到一个星期,工商那边的更名手续就办完了。

从此,裕家超市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乐家超市的名字正式出现在宁海街头巷尾,并且很快跟老百姓的生活捆绑在了一起。

只是当时,没多少人能料到这家超市会变得多重要。

更名一敲定,发展方案紧跟着就出来了。

陈朔和林悦在总部会议室里,把管理层全召了进来——于三华、王芳、李国强,还有二十几个店长挤满了一屋子。

方案往桌上一放,陈朔宣布开会讨论,最后一致通过。其实也没人敢说个“不”字,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联手拿出的经营方案,他们这帮人哪来的底气反对?

不过,等陈朔开始一条条讲解时,这帮超市老油条的眼神都变了,一个个坐直了身子,脸上写满惊讶:超市原来还能这么玩儿?听都没听过啊!

就拿一个例子来说,陈朔提出在超市里设蛋糕和面包的现场烘焙区。

他慢条斯理地讲:“这不光是卖面包的事儿。烘焙区能营造感官氛围,那股香味一飘出去,顾客闻着就觉得新鲜。这是个心理暗示,能拉动其他带‘新鲜’标签的商品销量,比如生鲜蔬菜、水果等等。还有,现场操作能增加体验感,顾客驻留时间长了,买的东西自然就多。配合现烤时段的促销活动,比如限时打折、买面包送咖啡,就能吸引一批固定消费群。”他顿了顿,扫了眼众人:“这叫‘场景驱动消费’。”

这帮高管听傻了。

外资大超市里见过现场烤面包,他们不稀奇,可从没想过一个小小的烘焙区能玩出这么多门道。

于三华摸了摸下巴,眼珠子转了转,心想:这年轻人脑子咋长的?王芳低头记笔记,手都写酸了,抬头时眼里多了点光。

李国强干脆张着嘴,半天没合上:这也太专业了吧?

烘焙区只是冰山一角。陈朔接着又抛出一堆新花样:生鲜区前置设计,把水果蔬菜挪到入口,第一时间抓住顾客眼球;主题陈列季节专区,像中秋搞月饼堆头、夏天推冷饮端架;收银台周边设冲动消费区,摆上口香糖、小零食,专抓结账时手痒的顾客;还有便民服务区和儿童友好区,配上充电宝租赁、休息座椅、小孩玩乐角。

他总结道:“咱们的目标是把超市从卖货场变成生活场。核心逻辑是体验感、便利性,再加上需求精准满足,三维设计齐下手,把购物从单纯买东西,变成娱乐休闲和生活解决方案。”

这话一落地,屋里的人全服了。

专业到这地步,想不成功都难!

于三华这种老职场,平时有点疲态,这会儿眼睛都亮了,心里暗想:这超市要是真按这路子搞,怕是要翻天啊!王芳推了推眼镜,嘴角不自觉上扬,开始期待超市能变成啥样。店长们更是摩拳擦掌,脑子里全是未来的热闹景象。

总部会议一结束,乐家超市的改造就紧锣密鼓地干了起来。

陈朔只在总部培训上露了一星期,讲课、发方案,之后就偶尔去分店转转,发点红包,顺手纠正点改造中的毛病,其他时间基本不管,全丢给了林悦。

上辈子他是个工作狂,这辈子可不想再累死累活,没事儿陪女儿乐儿玩玩多开心。他笑着对林悦说:“老婆,这摊子你拿去折腾吧,我给你打下手。”

林悦的生活一下子天翻地覆,变成了脚不沾地的女强人。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赶到总店开会,听各分店改造进度的汇报。

开完会就跳上车,带着夏夏和公司唯一的女司机尤惠,满宁海跑。

超市资产里就几辆车,一辆老帕萨特是她的“专车”,还有几辆拉货的面包车和厢式货车。

她坐着那辆帕萨特,车窗摇下来,风吹着头发,嘴里还跟夏夏聊着哪个店的货架没摆好。

27个店分批装修,她忙得像个陀螺,可心里乐开了花——这些店都是她家的,折腾起来过瘾得很!

林悦这老板娘在员工里人缘好得不行。

首先她没架子,走到哪儿都笑眯眯地跟人打招呼,长得还漂亮,穿得干练又有范儿,跟电影明星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