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在陈村老家惬意地待了两天,期间来拜访的亲戚越来越多。

为此陈峰还特地去喊了几桌农村特有的流水坝坝席招待客人。

除此之外,陈峰还自己当群主拉了个家族微信大群。

南方的宗族文化盛行,盘龙镇的陈村最早是明末年间从闽地躲避战乱迁徙过来,在这个半山腰的小农村里开枝散叶的。

往上几百年都是一个祖宗传承下来,全村一百多户基本都是陈姓,有穷有富。

村里在外头混的好的几家,据说也有几千万甚至上亿资产的。

只不过像陈峰这样几十亿身价的大富豪却没有一个。

这也是为何老宅刚扒了开始建新房,村民们会表现地那么积极。

当然,在看见陈峰一家发达之后,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跑来借钱的也不少。

不过都被陈宏珉和李圆老两口用流水席上的好酒好菜搪塞过去了。

毕竟这年头赚钱都不容易,温市这边又曾经被民间借贷霍霍过好几轮,对于借钱一事普通人家心中都提防着。

除非是那种真正遇到困难的亲戚,像家中有人得了癌症肿瘤之类重病的,实在是吃饭、小孩子上学都困难的,老两口才会心软借个几万块钱出去。

对于这种情况,陈峰自然是乐见其成。

自己以后常年在杭城扎根定居,基本只会有逢年过节回来看望一下老家。

花点小钱替家族打造个对外的好名声、好口碑,也算是做晚辈的一点心意了。

……

8月底至9月初的大半个月里,陈峰在老家这边过地倒是十分充实。

一边陪父母在温市各地游山玩水,一边抽空去蓝卫科技的生产基地那边转转,看一看施工进度。

将近200万平方的装修大工程,在借用县里关系的牵线搭桥后,统一承包给了中建八局下属的施工队。

毕竟是国企单位,施工质量比起民间那些工程队有保证。

为了满足未来6项针对疫情的医疗器械生产,蓝卫科技的车间洁净级别的等级必须控制在100级,在行业内也被称作“无菌室”“无尘室”。

这个级别的车间拿来制药都足够了!

只是单纯拿来造制造口罩这种民用医疗器械,纯属是高射炮打蚊子。

陈峰的初衷是奔着口罩品牌世界第一的宝座去的,多花点钱把规格弄高点也省的将来被人诟病。

当然,除了这些洁净室车间以外,员工的宿舍,管理层的办公室等等都在进行统一化装修。

按照中建八局给出的项目进度表,以及陈峰上不封顶的施工预算下不断加人,整个生产基地最快将在12月前全面完成交付使用。

这对家装行业来讲是非常快的,但是在工装领域里其实并不算什么。

通常一些毛坯厂房,从租下来到正式投入使用,房东给出的装修入驻免租期最多就一、两个月时间。

要是赶时间的话,蓝卫科技方面甚至可以边施工边培训员工。

至于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这块,陈峰也给谢志康团队提了几点意见。

首先是有关口罩机生产线,这玩意儿在2020年疫情来临之前并不受人重视。

市面上的口罩机器都是采用的传统的一拖二内耳带口罩工艺,技术含量不高,单机日产也就几万个口罩。

设备也不贵,一台就卖个八、九千块。

无论是广省的东莞还是江省的温市,都有不少小厂家在做这种机器。

一直到明年疫情来临后,各大玩机械的大厂商投入人力物力开始攻克研发,搞出了高速口罩机,把口罩生产速度一下提高了好几倍。

甚至于BYD、格力这些超级大厂,还研发出了全自动封装口罩工艺,单线日产上百万只口罩。

全厂开足马力每天能造出几千万只医用口罩,单只口罩成本被打到了3分钱以内,赚起钱来比印钞机还凶!

如果不是熔喷布这种原材料供应不上来,估计这些大厂搞出日产上亿只口罩都轻轻松松。

所以陈峰就以重生者的眼界,让谢志康派人去和BYD这些大厂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花钱找这些大厂订制10条高速口罩机生产线。

顺便把熔喷布、耳带线的生产线也一并采购过来。

这样一来,蓝卫科技就能从原材料到口罩出厂完成整个生产线上的工业闭环。

对于老板的提议,谢志康自然是满嘴答应。

就说顺道过去学习一下BYD、格力这些制造业大厂的先进经验,派了个小组过去和人家销售部门开始对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