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要是普通的PP塑料袋倒还好,就是小超市、便利店、菜市场里最常见到的那些只有5丝厚度的透明塑料袋,一个出厂价才4~5分钱一只。
整个温市900多万人口,每天估计光是PP塑料袋的消耗量就能要到几百万个,折算起来一年能有价值几亿的产值。
可是这PVC塑料包装袋不一样!
这玩意儿耐撕扯、坚韧的就跟牛皮纸一样,属于塑料包装袋里的‘奢侈品’。
不仅能够在表面上做图案喷绘,就连质感也比普通的PP塑料袋强不少。而且制作工艺上也比较复杂,必须要配高压反应釜才能做的出来。
小工厂可没那个资本买这种动辄几百万一台的昂贵反应设备。
而一个PVC塑料袋出厂起步就是9丝厚度,单个成本能干到几毛甚至上1块。
这一口气要5亿只的单量,绝对是温市地区有史以来见过的最大的采购数额了。
在座的这些印刷包装行业出身的老板们,其中就有不少靠做塑料袋吃饭的。
一看大背板上显示的惊人采购单量,不少人都兴奋地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
这单子要是能接下来,哪怕只接一次都够在梦里笑醒的。
因为这里头能产生的利润,动辄都是几千万起步。
当然,也有一些身家底子稍微厚点的大老板,一看那屏幕上显示的工艺要求,以及交货的工期进度眉头不自觉地一皱。
“5亿只14丝的Pvc袋子,还全是小包装,接单之后2个月内就得交货。”
“这工期太赶了!”
“就算24小时机器全开,搞3班倒10个厂子都做不出来。”几个苍南县来的制袋行业的大老板私底下议论开来。
因为塑料制袋机这玩意儿不像口罩机,这里面的工艺相当复杂。
要确定包装袋的规格尺寸和印刷文稿,之后还要吹膜、印刷、封切。
像PVC塑料袋一条生产线,每分钟能做300多个就顶天了。
哪怕是一家上百人规模的大厂,配上几条线顶天了每日也就能造个上百万个。
想要在短期内凑齐5亿只的量,必须要几十个大厂一起配合搞才行。
除此之外,那3亿个精装印刷纸质包装盒同样也不简单。
蓝卫科技采购要求的都是特厚级别的瓦楞纸盒,必须要做到防潮,还要在外面喷绘精美的订制Logo图案。
这种级别的复杂印刷纸盒子,单个盒子没有2块钱下不来。哪怕是靠量大走统一版型,成本也最多只能压个几分钱。
不过对于这群来参加竞标会的小老板而言,最要命的还是大屏幕上面显示的工期和数量。
‘60天之内就得按要求交货,超时的还要按货款的百分比进行违约金惩罚。’
要是几百万个的单子还能勉强接一接,但是动辄3亿个起步,在座的就没有一个印刷厂能接这种级别大单的。
当然,陈峰这边之所以如此着急要这么大批量的包装袋和包装盒。
除了知晓了疫情马上要来,必须提前囤积物资和生产原料之外。
也是考虑到帮扶老家这边的实体产业,为了配合蓝卫科技后续更大规模的医疗器械生产,扶持一批合适的包装供应商出来。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陈峰哪怕再怎么未卜先知,也无法插手疫情期间所有能赚钱的行业。
一来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来就是钱挣的多了,必须得回馈一部分给社会。
如果在疫情期间表现地吃相太难看,在国内这个大环境下自己将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估计是看出了底下这群老板们的难点,负责主持的林智超就拍了拍话筒解释道:“我们陈董说了,这首期包装物料采购将按照大、中、小三种规格的订单进行拆分竞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