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朱允熥相信,瓦剌和鞑靼在大明都有眼线。

因为通商之后,会有很多奸细进入大明。

粮草短缺的事,完全没可能瞒得住。

那么,大明现在看似强盛,其实不适合大面积用兵。

满朝大臣都能想的到,难道瓦剌和鞑靼的大汗会想不到么。

可以预测,这两股部落势力,会在三个月内用兵。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重整旗鼓了。

想要破了他们的进兵方案,就得尽快想出办法,迟则生变。

“各位爱卿,各位大人,你们有谁对北方地图和势力非常了解的,朕说的是两大部落的内部矛盾。”

这时,刘璟站了出来:“陛下,臣略知一二。”

“你太谦虚了,说说看。”

其实,对敌人的研究,本应该是每个柱国大臣都应该做的事,但这些人的目光短浅,没几个人会去研究自己的对手。

刘璟说:“瓦剌大汗马哈木和鞑靼大汗脱脱不花,一直没能摆脱其父辈的阴影,他们都是靠杀戮兄弟来上位的。虽说北方形成两股巨大的势力,但他们的家族兄弟则各霸一方,表面臣服,内心水火不容,每一次对外征战,他们的后方都有威胁,所以,这次瓦剌和鞑靼交兵之时,双方在涉及到元气大伤的情况下,急忙议和。”

说的很对。

从敌人内部攻破,才是硬道理。

蒙人区域,地势辽阔,草原遍野,二位大汗表面在各自区域形成一统,可他们的宗族兄弟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蒙人和汉人一样。

朱允熥有宁王之患,敌人也有宗族兄弟之患。

只要在这上面下文章,便可遏制住他们进兵的步伐了。

朱允熥抛砖引玉,突然提了这件事,聪明的大臣就有了主意。

“陛下,可以给两大部落的宗亲们封王,挑起他们内部矛盾,令瓦剌和鞑靼自顾不暇。”

只要是个有脑子的人,都会这么接话茬。

朱允熥现在想听的,是实实在在的策略,而不是概念模糊化。

封个王就行了么?

人家地区的蒙人,不归大明管辖。

你说封王就封王?

很好笑。

这就等于一个国家给另一个国家的皇室成员官位。

不伦不类,难听点就是逗比!

“解士仁,你说说看。”

群臣盯着解士仁,许多人都不认识他。

有知道的,了解他是宁王的谋士。

却没想到,这家伙会出现在朝堂上。

“这人是谁啊?”

“我知道他,他是宁王的谋士。”

“宁王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儿,皇上有我们这么多大臣,还用反贼的人,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他也是反贼,能一心为陛下和朝廷考虑么。”

很多难听的话进入解士仁耳朵里,让他无地自容了。

朱允熥也能听见。

“解士仁,说说你现在的看法。”

“臣……”

“但说无妨!不必遮掩,你已是朕的近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