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路还长,莫要急在一时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一转眼,三天过来了。
这三天里,京城里各大势力人声鼎沸。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李承乾已然回了京。
然而,却没人知道,他为何把自己关起来谁也不见。
……
哒、哒、哒——
马蹄声在宫道青砖上敲出回响,震得两边宫墙都跟着打颤。
朱红宫墙在阳光下泛着血色,城垛后禁军的刀枪闪着寒光。
李承乾骑着白马走在最前头,四爪蟒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后头乌压压跟着两排大臣,左边文官打头的是长孙无忌,右边武将领队的是张士贵,个个低着脑袋不敢吭声。
李恪喉咙发紧。
三天前东宫还传出来消息,说太子悄悄回了京,但是却病倒了,怎么这会人看着比他还精神?
他偷瞄右手边的魏征,老头正眯着眼打盹,左手边的房玄龄倒是盯着太子后脑勺,嘴角还挂着笑。
宫道拐角处有块砖松了,李承乾的马蹄正巧踩上去,"咯噔"一声惊得李恪后脖子直冒汗。
这几天他代太子处理奏折,父皇还夸他能干,兵部那几个墙头草都开始往吴王府送礼了。
可眼下太子突然冒出来,倒像他这些日子在父皇跟前忙活,全是给人作嫁衣裳。
李恪后脖子黏糊糊的全是汗。
这半个月他天天往甘露殿送折子,父皇夸他办事妥帖那会儿,他还当自己真能坐上东宫那个位子。
现在看着前头那人的背影,倒显得自己像个耍猴戏的。
手心让指甲掐出个月牙印,他愣是没觉着疼。
前头李承乾正跟张士贵说话,四爪蟒袍被风吹起来,金线绣的云纹晃得人眼晕。
旁边滕王李元婴拿胳膊肘捅他:"三哥脸色咋这么差?晌午吃坏东西了?"
"聒噪。"
李恪甩开弟弟的手,嗓子眼跟塞了团棉花似的。
太极殿前的日头白花花刺眼,照得那帮文官脑门发亮——长孙老狐狸正捋着胡子跟魏征打哑谜,房玄龄这老东西居然在抿着嘴笑。
李承乾一撩袍子下马,三梁进贤冠的垂旒都不带晃的。
李恪瞅准空当挤过去,腰弯得比谁都低:"太子爷这病养得可金贵,江南的盐商怕是给您送了不少补药吧?"
话刚出口就后悔了。
李承乾转过身来,袖口沾着龙涎香的味儿直往他鼻子里钻:"三弟消息倒是灵通。孤这趟说是养病,其实是下江南查盐税去了。"
说着从袖笼里摸出本蓝皮折子,在手里拍得啪啪响。
李恪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怪不得今早兵部那群人全装哑巴,连户部老刘都推说头疼告假。
那边李承乾已经往殿里走,紫金冠映着日头晃出圈光晕,照得文武百官全往那边凑——倒把他这个代管朝政的吴王晾在日头底下。
李恪后牙槽咬得咯吱响。
眼瞅着李承乾要往殿里走,他快走两步堵上去:"这俩月臣弟可没闲着,尚书省积压的折子都批了三尺高。"
说着还竖起三根指头晃了晃,绣着金线的袖口直往李承乾眼前凑。
李承乾目不斜视,从李恪身侧平静走过。
衣袂带起的微风,拂过李恪僵硬的脸庞,也送去一句轻飘飘的话语:“三弟,路还长,莫要急在一时。”
这声音不大,却如洪钟大吕,敲在李恪心头。
他先是一愣,茫然四顾,只见周遭百官虽不敢明目张胆地窥视,余光却早已将此间情形尽收眼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