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小小吴王,拿捏!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禄东赞话音坠地,朝堂瞬间炸开锅。
文武百官衣袖相擦的窸窣声里,此起彼伏的议论如同沸水翻滚。
某位紫袍老臣颤巍巍举起象牙笏板:"年年纳贡永守臣礼,这可是秦皇汉武都未得的殊荣啊!"
旁边武将捏得护甲咔咔作响:"若吐蕃铁骑真能止步陇右,省下的军费够修三条运河。"
龙椅上的天子仿佛入定老僧,任由鼎沸人声在九重宫阙间激荡。
待得声浪渐息,李世民屈指轻敲鎏金案几:"诸卿对此和亲之议,可有说法?"
房玄龄率先出列,玉带碰着青砖发出清响:"臣观吐蕃此番诚意十足。若结秦晋之好,西境既安,茶马古道亦可畅通,实乃利在千秋。"
话音未落,李承乾的皂靴已重重踏上丹墀:"儿臣死谏!此事断不可行!"
二十盏青铜雁鱼灯同时爆出灯花,李世民眉峰微挑:"太子何出此言?"
"据儿臣所知!"
李承乾突然转身戟指禄东赞,"松赞干布现有两房妻妾,此时求娶我朝公主,怕是要效法匈奴'三阙氏'旧事!"
吐蕃使臣颈后青筋暴起,却仍维持着躬身姿态:"太子容禀,两位侧妃皆无名分,赞普早备好正宫之位待大唐明珠。"
"好个无名无分!"
李承乾从袖中抖出卷黄麻纸,"尼泊尔尺尊公主,象雄国嫡长女,这两位的名头,够不够响?"
宣纸飘落龙纹砖的刹那,禄东赞瞳孔骤缩——那纸上竟详细记载着吐蕃王庭秘闻。
吐蕃使团的金线袍服微微战栗,禄东赞喉结滚动着咽下惊惶:"两国联姻贵在诚意,赞普愿在逻些城为公主新建布达拉宫,此心可比昆仑雪玉。"
汗珠顺着他的耳后滑入貂裘领口,太极殿地龙烧得他后背湿透。
李世民突然朗笑出声,惊得梁间燕子振翅乱飞。
天子抚摸着案头铜镇纸,目光扫过太子泛白的指节:"此事朕还要与三省再议,明日辰时自有分晓。"
禄东赞倒退着退出殿门时,金砖上留下串带泥的靴印。
暮色漫过朱雀门时,李承乾在龙尾道截住吐蕃使团。
太子指尖捻着方才飘落的黄麻纸,火光中隐约可见"象雄妃诞子"等字迹。
"贵使可知长安城有条规矩?"
他轻吹纸灰,"说谎的人,要吞三千根钢针。"
一场闹剧终于结束。
谁也不曾料到,今日李承乾回归竟然就带给了大家这么大的惊喜!
日轮西斜时分,太极殿九重琉璃瓦泛着鎏金光泽。
李承乾皂靴碾过丹墀的声响带着独特韵律,蟠龙纹广袖在穿堂风里翻卷如云。
他驻足仰头望向梁椽间盘旋的孤鹰,眸光似古井无波,偏又透着能将人魂魄吸进去的幽邃。
朱紫重臣潮水般退出殿门,却在距太子十步处自动分流。
有人偷眼望向那袭明黄蟒袍——金丝绣的九爪龙在余晖中仿佛活了过来,龙睛嵌着的两颗东海明珠正冷冷盯着每个路过的人。
"适才殿下把禄东赞逼得汗透三重衣,怕是今夜鸿胪寺要换三床被褥。"
兵部尚书与同僚耳语时,腰间金鱼袋撞得叮当响。
礼部侍郎慌忙以袖掩口:"听说那吐蕃大相退出殿门时,连发冠都歪了..."
这些细碎私语顺着穿廊风钻进李承乾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