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李峰自然是拿的出火炮,区区一二百门,乃至四五百门榴弹炮,对他而言不算什么难事儿。

哪怕150毫米榴弹炮,组成几个重炮团,也丝毫没有压力。

关键不可能把重炮团交给其他战区。

那不是妥妥资敌嘛?

江南作战的主力还得是第八战区,否则靠这几个战区,各个都是韬光养晦的能手。

大家心照不宣。

可你要是当面提出来,李峰也不想客气。

还想着跟第八战区比火力,配吗?

说实话,对在场这几人,李峰并无太好的感观。

要么是秉承着老一套战术,结硬寨,打呆仗,靠血海阻敌。

要么是靠着资历跟忠诚混到了这一步。

即便给他们更先进的装备,未必能打出什么好仗,未必能打出精彩战事。

战术变更之差距,早已经不是直隶府军校那个时代了。

场面有些冷场。

楚云飞笑呵呵的看向几人,“当务之急是针对日军之布局,调整各战区的部署。以往被动防守,等日军来打的方式已经过去了。”

“我等还需要发挥主动,在局部上做文章,以期能掐断华中日军的各部联系。”

“譬如第三战区、第九战区,可针对鄱阳湖一线的日军。”

“第六战区、第五战区,可针对鄂南11军。”

“于局部打通路线,形成分割包围之姿态。”

“我等,更需要讨论可行之计划,按新的计划部署调整。”

话音一落,大家眼观鼻,鼻观心,谁都不会主动提及调整部署的事情。

任何局部作战,都需要耗费兵力,耗费物资。

大家分逼没有拿到的时候,肯定是不想付出任何代价。

同理,看不到他们兵力配合调动,李峰也绝对不会主动拿出日械装备。

双方僵持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上。

到底是第八战区先给装备再调动,还是先安排调动再跟第八战区要装备?

李峰自然是坚持后者,而在场的这几位战区长官,必然是坚持前者。

想让马儿跑,必须让马吃草。

实在没心思跟他们打哑谜,李峰做出了调整跟决断:

“云飞,通知后勤部,就按照会前的决议,为各战区提供3-5个师的日械装备,由铁路运输,第一时间送至鄂北城。”

“率先与第六战区联动,拿下鄂西的39师团,征收舰艇船舶,打通一条渡江路线。”

至于第九跟第三战区,先等着吧。如能从上游渡江,把第八战区的坦克跟兵力运输过去,沿着江防往东推,根本不需要他们配合。

李峰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兵,至于国府的这群高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垃圾。

诚然统帅部麾下还有几个相对纯粹的军官,没必要一棒子打死。

但不解决统帅部,这些纯粹的军官也难招揽。

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废掉。

用最简单的方式,横推了。

最后一点耐心也耗光后,李峰站起身来:“至于第九战区、第三战区,用不用你们配合,还不一定。”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两人头上。

不对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