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荀文若识破阳谋,戏志才计定黄巾 (2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乐将军之言也不无道理,旨召明示,让主公讨伐黄巾。可黄巾已然顺从了袁术,讨伐黄巾等于是与袁术开战。”荀彧淡淡的说道。
夏侯惇性急,道,“不去讨伐便是了。”
荀彧摇了摇头,“若不讨伐,便是不尊朝廷圣旨。领其恩而不行其令,视为不忠;黄巾贼祸害百姓,荼毒不浅,咱们任其职而不行其政,视为不仁。不忠不仁,断不可为!”
夏侯惇急了,两手一摊,“讨也不是,不讨也不是,如之奈何?”
曹操连忙出来打圆场,“元让休要急躁,且听文若把话说完。”
他知道,荀彧分析得如此透彻,心中定然有了主意。
否则,他不会一进门,就赞同夏侯惇的做法。
“我很好奇究竟是何人提出,任命主公为豫州牧的。”
荀彧微微一笑,言语之中带着几分敬佩。
他们距离长安很远,自然不知道长安最近发生的事情。
“这摆明就是阴谋!”曹仁气呼呼地道。
“阴谋?”荀彧摇了摇头,“此乃阳谋也。”
“莫非是李儒?”曹操认真地思考着董卓身边的谋士,似乎只有这位由此等智慧。
荀彧却不以为然,“儒有小智,却无大谋,且他之谋董贼多有不从,不会是他。”
因为毒杀过少帝的缘故,李儒声名狼藉。
荀彧等忠君之人,自是看不起他那等小人行径。
“莫非,董贼身边又有了新的谋士?”曹操沉声道。
一个李儒就够让人头疼了,要是再来一个更厉害的谋士,岂不是灭董无望?
“子和,你立刻派人去长安查明清楚。”
“喏!”曹纯立刻退出堂屋。
曹操接着问道,“文若志才,既知此为阳谋,当如何应对?”
荀彧和戏志才对视了一眼,二人的脸上皆露出了笑容。
显然,他们都想到了对策。
荀彧刚说了半天,于是主动让给了戏志才。
戏志才道,“主公,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袁术能收编豫州黄巾,您身为豫州牧,为何不能呢?”
曹操眼神一亮,道,“详细说说。”
与他而言,贼和兵只是两种不同的叫法而已。
若是能收编豫州黄巾,不但可以应付朝廷,还能壮大自己的队伍,赚取名声,一举多得。
他早有这种想法了。
戏志才道,“豫州黄巾为何顺从袁术?原因有二:一是畏惧袁术的威势,二是想借袁术之名发展队伍。因此,他们顺而不归。表面上他们是袁术的队伍,实际上他们依然是独立的。”
“今主公以州牧的身份招降他们,如慈母唤游子,游子焉能不归!”
能为民,谁愿为贼?
豫州黄巾之所以存留至今,是因为没有一个身份合适的人接纳他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