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全球传统香道技艺认证中心”开馆后的第三个月,叶听晚收到了岩光的求助电话。

电话里,他的声音带着焦虑:“叶老师,自从‘雨林合香’通过认证后,好多商人找到我们,想投资建大型工厂,批量生产‘雨林合香’香品,还说要把配方改成更符合大众口味的甜香,可这样一来,手工研磨、按节气取香的传统就全丢了!我们不同意,他们就说我们‘守旧’‘不懂市场’,还挑拨农户和我们的关系,说跟着我们赚不到钱……”

叶听晚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她意识到,认证体系的建立虽然保护了技艺的“根”,却没料到商业化浪潮会以这样的方式冲击技艺的“魂”。

过度追求产量和利润,必然会让传统技艺失去手工制作的温度和文化内涵,这与“香韵守正”的初心背道而驰。

她立刻前往西双版纳,刚走进傣族村寨,就看到几位农户围着岩光争论。

“我们种了一辈子沉香,就是想多赚点钱给孩子盖房,”一位农户激动地说,“商人给的收购价是联盟的两倍,还包销,为什么不能和他们合作?”

岩光涨红了脸,却不知如何反驳。

叶听晚走上前,拿起农户手里的“雨林合香”样品——这是商人提供的改良版,香气甜腻刺鼻,完全没有传统合香的清冽层次感。

“大家可以算一笔账,”她对农户们说,“商人现在给的价高,但他们要的是批量生产,用机器代替手工,用工业香精代替天然香料,不出半年,‘雨林合香’的名声就会被毁掉,到时候没人愿意买,大家反而会失去长期的收入来源。而跟着联盟,我们虽然赚得慢,但能守住传统,让‘雨林合香’的香气传得更久,大家的子孙后代都能靠这门技艺吃饭。”

为了让农户们直观感受差异,叶听晚带着大家走进岩光的手工工坊。

看着岩光按照传统工序,一点点研磨香料、按节气调配,再将香丸放入竹匾自然阴干,一位年长的农户感慨道:“这才是我们傣族的‘雨林合香’啊,小时候看阿嬷做的就是这样,闻着心里踏实。”

西双版纳的风波刚平息,印度分会又传来类似的问题。

卡皮尔老香师在视频会议中无奈地说:“拉贾斯坦邦的檀香种植户,为了多卖钱,开始提前砍伐檀香树,还用化学药剂加速树脂分泌,导致檀香的品质大幅下降。‘檀香熏衣’的香气变得浑浊,好多老客户都来投诉。”

叶听晚意识到,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认证技艺商业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在保护传统与适应市场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全球香盟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她立刻召集理事会,提出建立“认证技艺保护与发展平衡机制”,从三个维度制定规则:

一是“技艺纯度保障”:明确认证技艺的核心工序和原料标准,例如“雨林合香”必须保留手工研磨、自然阴干,“檀香熏衣”的檀香树树龄不得低于十年,任何商业化合作都不能突破这些底线,否则将取消技艺认证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