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7章 文化水土不服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刘秉忠建立了一套极为先进的货币体系,这套体系安稳的运行了二十多年,保证了大元的稳步发展。
但是在南宋灭亡后,这套稳定先进的货币体系仅用了短短六年就崩了。
至于崩溃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运气忒差了!
元十七年南宋灭亡,元十八年范文虎等进攻霓虹国遭遇飓风,全军十不存一,同年国内发生叛乱派兵镇压;元十九年进攻占兵败,同年发生一次大范围蝗灾两次叛乱又要救灾镇压;元二十年经略滇西击败缅国但是又发生了两次叛乱;元二十一年第二次进攻占城再次失败,同年大都又发生地震,损毁数十万房屋百姓人心惶惶;元二十二年倒是没发生什么兵事,但是发生了‘禅位风波’,就是一名南台御史让忽必烈禅位于皇太子孛儿只斤-真金并且要求南必皇后不得干政,这个人事情直接导致元朝朝堂大量的文官,皇太子年底的时候病死;元二十三年第三次进攻占城,依然以失败告终,同年黄河决堤导致十五州县遭灾,黄泛区长达数千里几百万老百姓受灾;元二十四年终于征服了安南,但是国内又叛乱,然后蒙古内讧宗王造反,忽必烈御驾亲征辽河会战,这边打赢了自己家被烧了——元大都失火刚建成的皇都一把火烧了一大半……
南宋灭亡后仅仅六年,各种天灾人祸加各种军事行动直接导致元朝朝廷彻底没钱,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货币政策,搞出来了个‘至元钞’。这种‘至元钞’和原来的‘中统钞’比例为1:5,而和白银的比价则是1:2。而白银和‘中统钞’的比价则是2:1。
这种不合理的比例也就意味着他们通过一次变钞,就可以直接掠夺走老百姓手里八成的财富!
印度这几年玩的几次‘废钞令’来补充国库的手法,其实就是七百年前蒙古人玩剩下的东西!
通过这种‘变钞’手法来搜刮国民的办法,元朝历史上一共进行了四次!
四次下来老百姓手里真的是毛都刮不出来一根了,那不反叛在那里等死?
这才是大明推翻元朝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大元遇到这些事情是运气不好,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统治者无能。
‘穷兵黩武’一词用在元朝身上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基本上年年都有战事!
他们习惯了‘以战养战’的生活模式,先后灭了金、西夏、大理、南宋,靠着劫掠抢走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后来呢?先不说两征霓虹三征战城全部以失败告终。就包括打下来的安南诸国,那里除了猴子和大象有什么让他们抢的?
每次军事行动都是亏钱!
那么变钞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元二十五年一年内十几地爆发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起义暴动,又要挨个去镇压!好不容易镇压下去黄河再次决堤然后又是一些暴动。
元朝历史基本上就是反叛、镇压、反叛、镇压这么反复横跳。
但是元朝历史上那么多反叛还真不是什么‘恢复汉室’,而是因为活不下去!
蒙古人统治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暴政。
说难听点儿,就半岛北边那么严格的制度这不也安稳了几十年?哪怕是‘苦难行军’时期也没有跳出来高喊‘反了丫的’。
那么元朝为什么这么多反叛?
蒙古作为游牧民族真不重视水利,哪怕到了现在也是如此,基本上年年有洪灾!在元朝时期当然更不重视水利工程。
龙国的水灾多严重?
哪怕到了基建这么发达的今天,龙国依然年年爆发水灾给老百姓财产生命带来危害,更何况水利工程远远不如今天的元朝?
那时候真的是年年洪灾年年老百姓受灾年年暴乱。
刚开始元朝骄兵悍将面对这些暴乱还可以武力镇压,到了后期他们也扛不住了,于是宰相脱脱征召了几十万民夫去治理黄河,结果出来了个‘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导致了 席卷全国浩浩荡荡的‘红巾军起义’宣布了元朝的末日。
元朝不重视兴修水利说到底还是因为文化差异。
龙国是标准的‘大河文明’,围绕着长江、黄河、淮河诞生。而大河文明无法避免的就是水力会不断地干涸或者泛滥。所以标准的大河文明都是会全力兴修水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