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封赏 (2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在宫中当差,他们自是见惯了富贵,也看多了绝色,但眼前这个少女的容色仍叫他们大为惊诧。
单是那柔细白腻,仿佛漾着水光的肌肤,便已羡煞六宫粉黛;鸦羽般的黑发在日光下微微泛青,更是丹青难摹的颜色。
五官再是寻常,有这雪肤黑发也就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了,偏偏沈七娘的五官生得比肤发更出色。
尤其是那一双顾盼生辉的凤目,眼尾深长微挑,眼神也似藏了钩子,叫人不敢细瞧。
来逢春暗自思忖,都说郭贤妃年轻时容貌冠绝六宫,其女甥郭九娘是京都第一美人,依他看来,比眼前这少女却都差得远了。
也就是沈家自重身份,将女儿藏在深闺,否则郭九娘这第一美怕要退位让贤。
难得这小娘子生得光艳照人,却又态度天然,没有半分扭捏之气。
来逢春心道,这才真个叫做秋水为神玉为骨。
两个黄门看得有些发怔,好在他们还记得自己肩负重任。
那陌生中官站起身,清了清嗓子道:“请诸位接诏。”
沈老夫人、沈宜秋和沈大郎齐齐跪下。
那黄门展开诏书,朗声念道:“《赠沈景玄谥爵诏》。沈景玄鼎足高门,天功世冑。才学著世,任兼文武。镇守边要,驭控遐荒。怀忠抱义,轻生殉国。宜从褒饰,以慰泉壤。可追赠上开府临河县侯,谥忠靖。特赐其母与其女各大练两百匹,彩缎百端,京畿良田二十顷,余者称是。”
沈老夫人大喜,忙领着长子和孙女拜谢圣恩。
沈大郎方才听着黄门宣读诏书,心若擂鼓,血液几近沸腾,期盼着轮到自己,可惜直至那中官收起诏书,也没提他半个字。
眼见沈宜秋一个女儿家得了这么多赏赐,他却什么也没落着,不禁由喜转怒。
母亲也就罢了,沈七娘眼看着要出嫁,这些财帛田地不都成了外人的!
他身为沈家嫡长,如今只在太常寺领个从六品的闲职,皇帝封一个死人,赏两个妇人,却吝于赐他一官半职,倒不如没有这封赏。
正愤懑,忽听那来姓黄门道:“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感佩忠靖侯高义,另有赏赐若干,是中宫与东宫一点心意,请老夫人、女公子笑纳。”
沈大郎刚燃起些许希望,这话又如兜头一盆冷水浇下。
沈宜秋一听皇后和太子也有赏赐,心头突地一跳。
当下按捺住忐忑,跟着祖母跪拜接诏、谢恩。
礼毕之后,一群小黄门鱼贯将赏赐抬入院中。
单是几百匹绢帛就抬了半日,此外又有数十箱上好香料药材、文房茶具和金玉器玩,小山似地堆在堂中。
沈大郎在一旁干看着,双眼热得直要冒火。
两名中官一走,消息长了翅膀似地飞遍了整个沈府。
沈四娘等人听说七娘子交了这样的好运,心中一边暗恨,一边又庆幸。
得再多赏赐又如何,嫁资丰足又如何,还不是只能嫁进不上不下的宁家,连个官夫人都算不上。
而沈三娘正躲在房中偷偷抹眼泪,闻听此讯,顾不得揩一揩肿成胡桃的眼睛,立马破涕为笑。刚刚收进盒子里的一对钿头钗又得以重见天日。
——————————
沈家祖孙得了这么多的赏赐,自然要去宫中谢恩。
翌日大清早,沈宜秋便随祖母前往蓬莱宫谒见。
沈家车马在宫城西南的兴安门前停下,便有皇后宫中的内侍前来见礼,道皇后念沈老夫人年事已高,特赐步辇一抬。
祖孙俩谢了恩,登上步辇。
沈老夫人生怕孙女多年来第一次入宫行差踏错,见她气定神闲,殊无怯意,心中又是大憾。
姿容气度心机样样不缺,偏生是一副万事不关心的性子,随了她那个母亲。
祖孙俩各怀心思,乘着步辇穿过长长的夹道,自右银台门入,经过右藏库,便转入分隔前朝后宫的永巷。
自永巷以北,便是沈宜秋熟悉的世界。
她在这后宫中住了六年,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如故人般熟稔。
步辇轻轻地一摇一晃,沈宜秋也似游历梦乡一般,熟悉的宫殿、台阁和回廊从她身边掠过,勾起许多往事,叫人顿生今夕之感。
就在沈宜秋出神之际,步辇忽然停了下来。
她抬眼望去,只见左边巷子中,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朝他们这里行来。
为首是十多名腰佩刀剑的侍卫,隐约能看见后面八人抬的步辇,后头还跟着一大队随从。
只消一瞥,沈宜秋就知道,这种阵仗除了太子不作他想。
真是冤家路窄,偌大个皇宫,偏偏狭路相逢。
沈宜秋一边腹诽,一边下辇,利索地往道旁一跪,恨不得把脸埋进地里,只盼着尉迟越赶紧过去。
谁知天不遂人愿,只听步辇低垂的紫锦帷幔中,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前方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