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2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楚琳琅低头诚恳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若肯赏赐,他自当欣然接受。更何况种田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着田地里的秧苗一点点长大,可比操心国事要悠闲多了。司徒大人常常跟我提起他与寡母李氏一起种田养家的日子,他从政为官,就是想让更多的百姓有太平安稳的日子,有田可种,有个能像秧苗般,不断冒尖尖的盼头。若是为官碌碌无为,倒真不如回家种地去。”
其实这样的话,皇帝也从司徒晟的嘴里听过。那时他在朝中名声狼藉,被削了织田的官员像疯狗一般弹劾他。
那时他也曾问过司徒晟是否后悔捅了这甩不掉的马蜂窝。
可是那青年却坦荡着眼眸,很是淡然道:“只要臣与陛下是同等心愿,那些弹劾何惧之有?”
想到这,陛下微微叹了口气。
这个青年,气质为人,与他的祖父太像了。
那种昂扬坦荡的气质,叫人不能不生出欢喜。
想到这,陛下转头在看向楚琳琅。
像司徒晟这等人才,却选了个下堂女子为妻,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不过这个楚娘子,除了出身低微,有过婚史的短处以外,却再挑不出什么不足了。
皇帝听复命的太监说了,这个新梅宜人,一个绣花鞋便阻了司徒晟饮毒酒的事迹。
危机关头,不肯独去,的确是个可以携手终身的女人。
司徒晟有成家的心思也好,有了牵绊,才会有所顾忌。
想到这,他倒是打消了让楚琳琅去和亲的念头,只是挥手让楚琳琅退下,又宣了三皇子入殿。
楚琳琅不好在宫门前等三皇子,就先回了三皇子府等消息。
陶雅姝也回来了。她这番去陶家,其实也是三皇子的授意。
毕竟司徒晟当初在朝中得罪的人太多,此番突然落狱,必定有人落井下石。
而只要稳住了陶家,让陶公出面,就可以压制一下群臣的弹劾,不在朝堂上掀起浪潮。
当然,这也是刘翼这个新任太子给陶家一个表态的机会。
陶家人究竟愿不愿意与废太子切割关系,就全看陶家这次的表现了。
陶公为人老道,自然明白太子的用意。既然新太子有心保下司徒晟,他自然要识趣,不会在这个节骨眼落井下石。
只是儿子陶海盛却当初不知听了从庙庵返家的陶慧茹什么话,又受了一群与司徒晟有仇的臣子挑唆,居然拟写了一封奏折,弹劾司徒晟隐瞒身世,欺世盗名,心怀不轨的奏折,想要联合几位臣子去弹劾司徒晟。
若不是孙女陶雅姝及时发现并且阻止,这奏折递上去,就是与新太子分庭抗礼啊!
气得陶国公再也摆不出慈父的姿态,只让家仆掌了家法。将儿子一顿打之后,让跪在祠堂,好好反省一下被人摆弄的愚蠢。
至于陶慧茹,虽然在太子逼宫的时候,她得以返回陶家。可是太子被扣的时候,她早就得了风声,带着儿子一起不知所踪了。
楚琳琅听陶雅姝说完了她在陶家的遭遇,心情还是舒展不起来。
君心难测,虽然她入宫时,看着陛下的样子似乎有所松动,可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老皇帝心里揣着的是善,还是恶。
就在临近傍晚的时候,三皇子的马车终于回转到皇子府门。
楚琳琅连忙跟陶雅姝一起迎了出去,当看到三皇子身后那个高大的背影时,楚琳琅只觉得眼眶发酸,双腿微微发软,若不是一旁丫鬟的搀扶,就要跪在地上了。
司徒晟快走了两步,一把抱住了她,有些百味杂陈地低声道:“琳琅,我回来了!”
楚琳琅紧紧抱住了他的身体,直到他安全的这一刻,堆积几日的不安才终于能宣泄出来,埋在他的怀里尽情大哭。
司徒晟心疼地抱着她,任着她哭了一会,才哄道:“快别哭了,仔细你肚子里的宝宝受不住。”
在一旁的陶雅姝却吓了一跳,低声道:“楚娘子,你……有了?”
看楚琳琅泪眼婆娑的点头,陶雅姝简直要欢喜雀跃起来了。楚娘子一直不能怀孕,难道是她苦命的前半生感动了上天,竟然有此善果?
她也知道不该打扰司徒晟和楚琳琅的团聚,便是恭喜他们之后,便让他们先行离开了。
司徒晟带着琳琅回了自己的府宅。
为了避嫌,司徒晟迁入这个府宅后,琳琅便再也没有登门过。
府宅里虽然有些仆役,可是他的卧室却还是单身汉子的光景乱糟糟的。
楚琳琅下意识地想要整理一下,却被司徒晟一把抱起,安置在了床榻上:“你累了这么久,赶紧休息,想要吃什么,我让厨房给你做。”
琳琅听话地躺在被子里,想想道:“我想吃你做的莲藕小炒,还有香糟肉饼。”
司徒晟很会做江口的小菜,现在她想想都流口水。
这几日来,她都不能安心吃饭,现在一下子就饿得慌了。
司徒晟点了点头,起身便去了厨房。
他落狱的消息传得满京城都是,只短短几日的功夫,府里的下人们居然领工钱走了大半。
所以厨房里连个正经厨娘都没有。好在他自己向来亲力亲为,以前未入仕途的时候,也经常给养母做菜。洗菜备料,倒是很是利索。
当琳琅点的两样菜肴摆上桌子的时候,两人端起饭碗,终于可以心安香甜地吃饭了。
当琳琅问起陛下为何会这么痛快地放人时,司徒晟道:“你这通折腾,让皇帝骑虎难下。我就算不小心自己病死在狱中,都会让他落得晚年暴虐,残害忠臣所托孤儿的骂名。刘翼跟陛下说了,他们刘家到底是欠了杨巡将军还不清的债。既然杨巡将军当年战败事出有因,甚至跟前太子都脱不开干系,那么陛下就不可一错再错。虽然天子恩赏责罚,做臣子的都应甘之如饴。可有时天子认错,并非折辱圣明,而是更会叫史书后人刮目相看。只是这一点,寻常人很难做到罢了。”
刘翼跟他老子说话,向来都是讲史夫子的口吻,就事论事,不知奉承分寸。
可是这直白的话,却入了陛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