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1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林悠带着小雅和阿乔在潘楼吃了肘子, 又去明园喝了茶,赶上明园搭戏台唱戏,似懂非懂的听了半出闹闹腾腾的《刺梁》。
吃饱喝足了之后, 从潘楼打包了二十几份酱肘子, 让潘楼的人做好直接送到府上。
不得不说,潘楼作为这个时代的五星级大酒楼, 服务态度相当超前, 只要付足了钱, 各种外卖,各种时间,只要你开口, 都能及时送达。
安排好后,林悠又转道去了龙津桥看月氏。沿路买了好些孩子喜欢吃的果子, 林悠直奔月氏家。
自从林悠跟韩霁回府之后就一直忙着, 不过小雅倒是隔四五日就会过来,月氏算起来是小雅的刺绣启蒙老师,小雅还跟着月氏后头做刺绣手工赚点零花。
小雅熟门熟路的在外喊了一声,月氏就坐在院子里裁剪着什么, 隔着篱笆就看见林悠来了,惊喜迎出:
“小雅说你进宫了, 这是刚回来吗?”说着, 接过林悠提着的果子,说道:“来就来,带什么东西呀。”
热情招呼林悠入座, 林悠环顾一圈问:“棠棠呢?”
月氏指了指屋里,说:“中午跟隔壁小虎玩儿疯了,没睡午觉, 这会子困了,刚睡着。”
林悠到房门口看了一眼,见小家伙睡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便没去打扰,跟月氏在院子里坐下。
林悠见桌上摊了好些绣线和绣布,问:
“你一天要绣这么多吗?”
月氏叹气说:“是啊,来了京城之后,相公的字没有安阳县好卖了,托你们的福,宅子不要我们租钱,可京城的开销也大,我不多做点怎么成呢。”
宓敬的字是从安阳县的书院传出去的,再加上有知府看重,因此那里的人推崇他的字,能卖出好价格,但京城地大物博,宓敬的名字无人知晓,哪怕他的字再好,想买去收藏的人也不会太多。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
宓敬和韩霁一起参加科举,如果命运的齿轮不出错的话,韩霁是状元,宓敬就是榜眼。
榜眼大人的字应该会有不少人想买了收藏吧。
“宓相公此番定能金榜题名,你也不必太操劳啦,每天绣这么多,长此以往眼睛哪受得了。”林悠说。
月氏倒像是不觉得累,说:
“不管他题不题名,我还是要绣的。我喜欢做这个,难得还有人欣赏。”
月氏有事业心,林悠当然支持,月氏又说:
“对了,咱们姐妹,我也不跟你客气。你什么时候有空再给我画一套花样子,我现在绣的花样还是之前你在安阳县给我画的那套。”
林悠一口答应:“那有什么问题!回头我画好了给你送来。”
月氏谢了又谢,林悠翻看她的绣品,觉得手艺确实很好,说道:
“这些绣布颜色比安阳县多了几种,但还是太少了,每种颜色的绣布都可以搭配不一样的花型,我可以按照绣布的颜色专门给你画的。”
月氏说:
“这么多颜色还少吗?汴京城的成衣布料店我基本上都看过,大体颜色就这么多了。”
林悠看着手里的布料,回想自己在汴京大街上看到的衣服颜色,平民百姓身上穿的衣服确实都不太鲜亮,颜色种类也比较单调。
古代的正色是青、赤、黄、白、黑,间色是绀(红青)、红(浅红)、缥(淡青)、紫(浅紫)、流黄(褐黄),正色贵,间色贱,平民和权贵是可以从衣服颜色上看出来的。
但实际上,颜色的种类是相当多的。
一种颜色按照层次不同,可以变幻出几十种相近却不相同的颜色,若是两种颜色混合,能变幻出的颜色就更多了。
颜色深浅不同,可以搭配的花型款式也就更丰富。
从月氏家离开后,林悠特意在街上几家布料成衣店转了几圈,发现确实能看见的颜色不多。
把龙津桥附近的成衣铺都逛了一遍,正准备打道回府,林悠看见街尾还有一家店门外挂着画了衣服的布帆,布帆上写着‘海氏衣坊’的字样。
海氏……难道是韩霁外祖家的店铺?
衣坊门前有几个伙计爬在□□上,像是要把牌匾摘下来的样子。
林悠走过去,却看见个熟人。
“刘掌柜?”
这个胖胖的掌柜正是韩霁带林悠回汴京时,在龙津桥下开古玩珍宝店的掌柜。
刘掌柜听见有人唤他,转身看来,几乎没怎么犹豫就认出林悠,迎上前来:“见过少夫人!”
林悠问他:“刘掌柜别多礼,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刘掌柜指着海氏衣坊说:“这不要关张,我来盯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