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同的主公和谋士 (2 / 2)
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张士诚好诗词歌赋,重用为他歌功颂德、辞藻华丽的文人,导致原本谋士与他渐渐离心。”
“不过张士诚有几个谋士还是很厉害,比如宋景濂的师弟陈基。但正因为这几个谋士厉害,所以他们一定阻止张士诚支持陈友谅。”
“以陈友谅奸诈,主公若被灭,陈友谅的大军恐怕会直接顺江而下,直取浙西!”
刘基对着地图侃侃而谈,朱元璋不住点头。
宋濂对行军打仗不太擅长,不过他了解他师弟陈基:“以敬初之智,不会看不出张士诚支持陈友谅是自取灭亡。”
王袆笑着拱手道:“主公,袆愿意为使臣,游说张士诚按兵不动。”
朱元璋摆摆手,道:“我已经派杨宪去了。杨宪是张士诚老熟人,被张士诚抓了放放了抓好几次,他去游说,张士诚才不会起疑。”
王袆的笑容立刻垮了,他埋怨道:“主公,你什么时候给我一个机会?”
朱元璋纳闷道:“子充,我平时可没亏待过你!出使不是什么好差事,一不小心就会掉人头。你要这个机会干什么?”
王袆眼中闪烁着光芒,道:“属下读史书时,最向往汉唐使臣,愿践行先人道路!”
朱元璋咂舌:“别别别,我儿……我听人说,汉唐使臣,特别是汉时的使臣,个个都特别奇葩,使劲作死,以自己的死成为汉朝出兵灭国的借口。子充你学他们干什么?”
王袆不满道:“主公,请尊称他们为视死如归的真壮士!”
李善长正在努力吸取谋士经验,听到朱元璋和王袆胡扯起来,赶紧打断:“干正事呢!别闲聊!”
朱元璋和王袆异口同声:“哦,好。”
宋濂扶额。他师弟怎么变憨了?是因为替主公代笔给标儿写信,和主公私下接触太多的缘故吗?!
刘基干咳一声,道:“主公已经派人去游说了?”
朱元璋点头:“陈友谅去年十二月自称为汉王时,我已经派杨宪去了。他带的金银已经撒完,不日就该回来了。”
刘基十分满意:“主公英明!”
难得被刘基夸一句,朱元璋居然有点不好意思。他挠挠头,道:“我就打仗上特别有天赋,嘿嘿。”
刘基刚扬起的嘴角立刻耷拉下来了。
他刚想着主公在打仗的时候挺有主公模样,这一声“嘿嘿”就差点让他破了功。
刘基深呼吸了一下,压下对朱元璋的不满,道:“我们也不能完全指望张士诚不出兵。主公应该派兵截断陈友谅和张士诚可能联合的通道。”
朱元璋细思了一会儿,指着地图道:“广信府如何?”
刘基凑上前,仔细在地图前比划,道:“可!”
朱元璋道:“胡大海,明日出发,直取广信府。”
胡大海道:“是!”
刘基虽刚加入朱元璋麾下,但朱元璋信任他,朱元璋的下属们非常信任朱元璋,朱元璋信任谁,他们就信任谁,并无资历偏见。
何况,朱元璋麾下终于有了正经谋士,不是将领们自己凭靠天赋和直觉打仗,他们感觉还蛮新鲜的。
朱元璋更满意。
终于有人跟上自己的思路了。不像李先生,后勤一把好手,但一旦用兵多过三路,李先生的脑子就会打结。
术业有专攻啊,刘基虽然招人厌恶,但当谋士还算合格。
刘基定下了大方向,章溢、叶琛才开始出谋献策。
刘基擅长谋划大势,他们二人擅长具体战役推演和谋算。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咬牙派出叶琛,让叶琛跟随胡大海,随军献策。
攻占广信府事关重大,若张士诚脑子出问题非要联合陈友谅攻打应天,广信府是否在朱元璋手中,几乎就关系应天存亡。即使朱元璋担心阵前刀枪无眼,伤了他为数不多的重要文人下属,也把叶琛的双手珍重无比地交到了胡大海手中。
胡大海脑袋一抽,道:“大帅,你这个动作有点像老父亲嫁闺女。”
朱元璋骂道:“你他妈想挨军棍是不是?!快和景渊道歉!”
叶琛却毫不在意地笑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胡将军,我这新妇得用不得用?”
胡大海把叶琛的手一甩,“噌噌噌”往后退了几步。
叶琛大笑。
朱元璋茫然地转头看向自己的文人智囊们。
宋濂忍着笑道:“这首诗是唐代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以新妇自比,向主考官张籍自荐。”
王袆拉住胡大海:“胡将军,这时候你应该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是张籍回复的《酬朱庆馀》。快,跟着我念,我念一句,你念一句。别怂。”
胡大海黑红着脸,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把王袆推开,抱头蹲下:“还是你们文人玩得花!我不行!我不可以!你们都不觉得羞耻吗?!”
众文人莞尔,众心腹武将纷纷大笑,朱元璋也忍俊不禁。
明明陈友谅都大军压下,朱元璋的盔甲已经穿上,吃住都在城外军营中,军帐中居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一点都不像大战在即。
只有李善长板着脸在那拍桌子:“严肃点,严肃点!谈正事呢!谈完正事再笑!”
于是众人再次安静下来,继续谈正事。
当细节敲定,将领们将要各自领命离开时,朱元璋突然冒出一个主意。
他叫住前年才归顺的元将康茂才,道:“听闻你和陈友谅曾是旧友?”
康茂才背后冷汗都冒了出来:“大帅!我绝无二意!”
朱元璋拍着他的肩膀,道:“我知道,我知道,放轻松点。你去给陈友谅写信,说你要反了我,约定和陈友谅里应外合,共同图谋应天。”
康茂才还没回答,刘基纳闷道:“主公,你这计谋也太简陋了。陈友谅会中计?”
朱元璋道:“就写封信而已,陈友谅信了最好,我们就不用去算陈友谅行军路线,伯温你诱敌深入的计谋直接就能用。如果陈友谅不信,我们也没什么损失,一步闲棋而已。”
旁边李善长幽幽道:“我倒是觉得,陈友谅十有八、九会中计。”
刘基疑惑:“为何?”李先生不善军谋吧?
李善长抱怨道:“你们不知道主公在外面的名声有多可怕,骂主公的诗文都可以把主公埋起来了。所以主公麾下将领背叛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众人沉默,然后齐齐大笑。
被朱元璋吓了一跳的康茂才也不由乐了:“主公,你真不怕我反了你?李公说,你在外面名声可差了。”
朱元璋笑着道:“你说你屡败于我是天命,我饶你不死,你效犬马之劳。你是个好汉子,我信你。”
康茂才乐道:“有大帅你这句‘信我’,我这就写信去!写什么?”
朱元璋看向刘基:“伯温,你帮他想一封信。”
刘基笑着拱手:“是,主公。”
拱手后,刘基察觉自己笑了,立刻把嘴角撇下。
他怎么能因为主公在外形象受损而发笑?这不可以!
……
朱元璋再次离开家,陈标感受到了一丝不安。
应天府城中店铺已经几乎全部关门,只有陈家开了几个保障基本生活的店铺。
百姓们在城郊有田的,都回到了自己田地旁的小屋里。
他们挖了地窖,修筑了土阁楼,手上握着简陋的武器,每日轮番在村庄巡逻。
朱元璋把井田制和他之前制定的民兵制度结合起来,在农闲时常组织民兵操练。街道上也时常有甲士巡逻,百姓们不再在街上闲逛,热闹的应天城变得十分肃穆寂静。
陈标去扬州的时候,扬州已经被打下来,虽有尸骸未收敛完毕,但整体很安全,陈标见惯了死人后,就没有不安。
现在应天城中的气氛,让陈标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何为乱世、何为战争。
就算有另一个陈标的记忆,他也不由慌了起来。
他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就算有后世那个陈标的记忆,但那个陈标生长在非常和平的国度,说不定还没有“六岁的陈标”更习惯乱世。
如果说陈标在自家爹刚离开家的时候只是淡淡的恐慌,当马秀英离开的时候,这恐慌就变成了恐惧。
陈友谅是在闰五月大举南下,离马秀英生产不到两月。
虽然马秀英的身体恢复得很快,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全不够她的身体养好。她生下的两个儿子也还病病歪歪,不知道能不能养活。
她却决定离开孩子们,踏上战场。
陈标第一次拽着他娘的袖口,阻止他娘离开家。
马秀英俯身抱住泪眼汪汪无声哽咽的大儿子,轻轻抚摸着大儿子的头顶:“标儿,如果应天保不住,我们就没有家了。好好看家,娘去去就回,带着你爹一起回来。”
陈标抓着马秀英肩膀的布料,声音颤抖:“娘必须去吗?就算差了娘,也没关系啊。前线刚帮忙的妇女那么多,我捐钱捐东西替代娘,我和大帅说,娘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