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翌日,两仪殿。

吏部尚书裴季上奏一事,引来群臣瞩目。

十二道举子、国子监生徒,拢共六百五十四人,齐聚长安,等候春闱。

这时间也该定下了。

高楷笑道:“便定在四月十六日,在吏部贡院,举行省试。”

裴季拱手:“敢问陛下,由何人知贡举?”

“吏部侍郎殷世师。”高楷不假思索,“你来担任贡举官。”

“遵旨!”殷世师拱手领命。

群臣自无异议,早在天佑十五年,陛下便决定,让吏部侍郎主持春闱,以示重视。

殷世师手持笏板:“敢问陛下,此次春闱开哪几科?”

高楷思忖片刻:“大秦首次春闱,先开进士、明经、明法三科,余者往后再说。”

群臣讶然,开进士、明经两科倒也罢了,陛下竟加上明法,看来,对律法尤其看重。

按照流程,诸道举子抵达长安后,持家状到京兆府登记,取过所。

再凭过所和解状,到吏部考功司报名。

殷世师复又问道:“陛下,此次春闱,三科各录取几人?”

“先拟定进士科二十人,明经科三十人,明法科十人。”

这就是六十人,十中取一,比例甚高。众人不由感叹,这届举子,着实幸运。

当然,这只是开国初期,特有的福利,今后可就难了。

……

务本坊,进士邸。

自从吏部公布春闱时日、地点、录取名额,整个长安城,六百五十四名举子、生徒,尽皆沸腾。

一百零八坊,大街小巷,各自涌出白衣身影,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霎时间,麻衣如雪,满于九衢。

众人齐聚务本坊中国子监,由祭酒孔德龄率领,参拜孔圣人塑像。

陆献神色振奋:“大秦第一次春闱,不光由吏部殷侍郎知贡举,还开三科,更足足录取六十人。”

“圣人仁德!”

陈昂颔首:“圣人如此重视,我等必须全力以赴,争取金榜题名。”

说到这四个字,众人皆心中火热,忽又讨论起一事,省试有进士、明经、明法三科,该报哪一科?

陈昂当仁不让:“我来长安赶考,便是奔着进士科来的。”

“陈兄才学出众,为诸道举子翘楚,选进士科乃实至名归。”陆献笑道。

“愚弟惭愧,自知才学不足,便择明经科。”

两人率先开口,显然早有准备。

陆献看向一人,笑问:“明德,你有何打算?”

陆明德不假思索:“我虽不才,愿去进士科搏一搏,见识一番大秦文才之盛。”

陆献赞道:“依我看,这一届举子,除了陈兄,便属明德你,最有才学。”

“说不定,这进士科状元,由你二人角逐。”

陆明德满脸谦逊:“陆兄谬赞了,大秦人才济济,我不过后学末进,哪敢为天下先。”

陈昂看他一眼,跃跃欲试,这位吴国士子,堪称他之劲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