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laikanwx.com

“世界同香”合香的余韵还在调香工作室里弥漫,叶听晚刚将配方归档,就接到了国际教科文组织玛丽安的电话,语气里满是兴奋:“叶主席,‘全球香道数字库’的访问量突破500万次了!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发来申请,想引进我们的认证体系,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希望能和全球香盟合作‘香道疗愈’项目,用传统香品帮助战乱地区的儿童缓解心理创伤。”

叶听晚握着手机,指尖因激动微微发烫。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团圆”旗舰店前络绎不绝的人群,想起一年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许下的心愿——让香道成为跨越苦难、传递温暖的力量。

“我们当然愿意合作,”她坚定地说,“明天我就组建专项团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接,尽快拿出‘香道疗愈’的方案。”

挂了电话,沈询端着一杯热姜茶走进来,看到她眼中的光,笑着问:“又有新的大计划了?”

“是‘香道疗愈’项目,”叶听晚接过姜茶,暖意顺着喉咙滑下,“要去黎巴嫩、乌克兰这些地方,用我们的传统香品帮孩子缓解创伤。你说,我们带什么香品合适?”

沈询坐在她身边,翻开“全球香道数字库”的平板:“我觉得印度的檀香熏衣、傣族的雨林合香都合适,檀香能安神,雨林合香带着自然气息,能让孩子想起和平的家园。对了,瑞士的陆裴铭发来消息,说他培育的‘拟雪莲’精油有镇静效果,愿意免费提供给项目。”

叶听晚心里一暖,陆裴铭的举动,让她更坚信香道能跨越所有隔阂。

她立刻联系岩光和卡皮尔,两人都毫不犹豫地答应提供香品,岩光还说要带着傣族妇女加班赶制香包,卡皮尔则承诺亲自监督檀香熏衣的制作,确保每一件都符合疗愈标准。

两周后,“香道疗愈”专项团队从魔都出发,首站是黎巴嫩贝鲁特的难民营。

车子行驶在布满弹痕的街道上,断壁残垣间偶尔能看到孩子们怯生生的身影,叶听晚的心像被揪紧一般。

难民营的活动棚里,三十多个孩子坐在小板凳上,眼神里满是警惕。

叶听晚没有急于拿出香品,而是先和团队一起,教孩子们用彩色颜料在香包布上画画。一个叫莉娜的小女孩,在布上画了一座带着花园的房子,眼里泛起泪光:“这是我以前的家,院子里有妈妈种的茉莉花。”

叶听晚蹲下身,轻轻抚摸她的头,拿出一瓶“雨林合香”精油,滴了一滴在香包上:“你闻,这个味道像不像茉莉花?我们把它缝进香包里,就像把家的味道带在身边。”

莉娜凑近香包轻嗅,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其他孩子也围过来,好奇地接过叶听晚递来的香品——有的拿着檀香木片,有的捧着草药合香包,棚里的气氛渐渐轻松起来,孩子们的笑声也多了起来。

团队里的心理医生悄悄对叶听晚说:“香品的效果比预期的好,孩子们的焦虑指数明显下降了。”

在黎巴嫩的一周里,叶听晚和团队走遍了三个难民营,送出了上千件香品,还培训当地志愿者制作简易香包,让“香道疗愈”能持续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